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臂丛神经痛

    臂丛神经痛是指由颈5至胸1的神经前支组成的臂丛神经的各部受损时,产生其支配范围内的疼痛的疾病。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针灸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周围神经系统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中医理疗、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5%
    治疗周期:2-4月
    治疗费用: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Moro反应迟钝,肩胛带和上肢疼痛,凝肩
    相关检查:肌电图,肢体血流图,肱三头肌反射
    并发症:颈椎病
    治疗药品:普瑞巴林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单层脖固定护套具
  •   一、病因

      臂丛神经痛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以后者多见。原发性臂丛神经痛病因不明, 可能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偶有家族性病例见于轻度外伤、注射、疫苗接种、轻度系统性感染。继发性臂丛神经痛臂丛邻近病变压迫,即神经根压迫(颈椎病、间盘脱出、结核、肿瘤、骨折、脱位、颈髓肿瘤和蛛网膜炎等)和神经干压迫(胸腔出口综合征、颈肋或颈部肿瘤、腋窝淋巴结肿大(转移性癌肿)、锁骨骨折、肺沟瘤。按其病损部位又可分为根性臂丛神经痛和干性臂丛神经痛。根性臂丛神经痛的原因有颈椎的各种病损、颈髓肿瘤、硬膜外转移癌等。干性臂丛神经痛的原因有颈胸出口区综合征、臂丛神经炎、颈部肿瘤、外伤、结核、肺尖部肿瘤等。

  • 臂丛神经痛辨证论治

      一、中药治疗

      1.舒筋络酊(莪术、五味藤、虎杖、山豆根、薄荷脑)(欧彪,叶志文,周文元.舒筋络酊临床疗效观察.中成药,1997<1>:25~26)

      功效: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主治:风寒湿痹。

      用法:每日喷涂患处6~8次,连用2天为一疗效,总有效率94.4%。

      2.百宝丹擦剂(孙永定,李金昆,文旭.百宝丹擦剂的临床研究.中成药,1997<2>:26~27)

      功效:散瘀止痛。

      主治:寒湿阻络证和瘀血阻络证的痹证,总有效率94.23 %。

      3.参桂再造丸(吴缉训,张丽敏.参桂再造丸治疗颈性肩臂疼痛综合征124例临床观察.中成药,1998,<1>:25~26)

      组成:人参,肉桂,黄芪,白术,当归,川芎,红花,乳香,没药,地龙,僵蚕,乌梢蛇,桑寄生,葛根,威灵仙,防风。

      功效:补气化瘀,温通血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

      主治:臂丛神经痛。

      用法:每天早晚饭后30分钟各服l丸,45天为一疗程。治疗180例,基本控制24例,显效72例,有效66例,总有效率90%。

      4.天宗穴复方注射液(许善霖.天宗穴复方注射液配合颈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0):589~560)

      组成: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 2ml,维生素B12 1ml,2%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2ml,0.9%氯化钠10ml。

      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双侧天宗穴注射,部分病例配合颈痹汤治疗,总有效率97.7%。

  •   一、预防

      应使肢体适当地休息,减少病肢活动,前臂屈曲并以悬带于胸前。若是颈椎病引起时,注意头位不宜固定太久, 卧枕不宜过厚, 避免颈部过屈。

  • 臂丛神经痛一般护理

      一、护理

      保健:急性期宜减少活动和提重物,使肢体适当的休息,可以用三角巾或绷带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使肌肉紧张得以缓和,有助于减轻疼痛,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减轻精神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保暖,防止寒邪侵袭,居住环境应通风,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室内温度,湿度不宜过高,防止受凉感冒。嘱咐病人多休息,适当增强身体锻炼,如太极拳、广播操等,锻炼须因人、因病而异,适可而止,量力而行。床铺要整洁,皮肤要干燥,勤换内衣,疼痛时可以热敷、熏洗、艾灸、穴位封闭、理疗等,同时可以配合各种综合性的辅助治疗如推拿、针刺、水疗、蜡疗、泥疗、药浴等。

  • 臂丛神经痛饮食原则

       慢性疼痛食疗方:  1.元胡木瓜粥:元胡10克,木瓜10克,大米150克。将元胡、木瓜煎后去渣取汁,加适量水与大米同煮粥。每日二次,早晚服用。

      2.香附丹参粥:香附15克,丹参10克,小米150克。将香附、丹参煎后去渣取汁,加入适量水与小米同煮粥。每日二次,早晚服用。

      3.独活黑豆汤:独活15克,细辛5克,黑豆80克。将独活与细辛煎后去渣取汁,再将先泡软的黑豆与适量水(约2000毫升)用慢火煎煮至500毫升。每日分二次服,每次50~100毫升。

      4.当归川乌粥:当归15克,生芪20克,川乌10克,川芎10克,赤芍5克,小米50克,大米100克。将当归、生芪、川乌、川芎、赤芍煎后去渣汁,与小米、大米加适量水煮成粥,分二次早晚服用。 饮食要求: 饮食宜富有营养,多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忌食辛辣刺激、生冷以及肥甘厚腻之品,以提高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