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每年6、7、8月份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 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 ...
梅雨(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每年6、7、8月份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 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季节过后,部分地区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病专家提醒:黄梅时节,高温高湿天气会使人感觉又闷又热,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脏负担也就随之加重。因此,黄梅时节是心血管疾病的另一个发病高峰期。
因为心血管病人长期处于低气压、高湿度的缺氧状态、容易出现胸闷、气急、心悸、全身无力等不适。冠心病病人更会因缺氧、低氧而诱发心绞痛。心肌炎或心肌炎后遗症病人更会因缺氧促使早搏反复发作,一些原来心功能欠佳的病人也会因气压低、气体交换不畅或居住条件差,而影响血液循环,导致心力衰竭。另外,在闷湿的环境中,原有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可使关节痛症状复发或加重。
在这黄梅时节,心脏病患者怎样预防呢?首先需要注意休息:中午要有午睡,晚上切勿熬夜,有意识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遇事学会深呼吸。如果平时午睡小憩30分钟,可以使心肌梗塞的发病和死亡危险减少30%。在起居上,黄梅时节每天的傍晚是一天内湿度最低的时候,这时可以开开窗,透透气,也不怕外面的湿气进来,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宜人。饮食上清淡为主,少盐多素。多喝白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