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疑似心脏病”正在流行中!

冠心病保健 2013-02-20 10:31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目前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一般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外,并同时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和 ...

  今年45岁的夏女士是某公司部门经理,每天面对繁杂的工作都全力以赴,精神高度紧张。在家里,大事小情都操心费神。两年前她莫名出现胸痛、胸闷、心慌、气短、失眠、头晕等症状。她怀疑自己心脏出了问题,可做了多次心电图、心脏彩超、运动平板试验等检查,都没有发现问题。


  一年后,她的家中发生变故,公司的经营状况开始下滑,接二连三的打击,让她精神苦闷,情绪失落,很快,她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发作的间隔越来越短,每次都以胸闷气急为主,喘不上来气,那种濒死的感觉令她十分恐惧。为此,她多次去医院挂急诊,明明心里慌得不得了,可心电图并无异常,而且输液后感觉没有好转。由于反复发作,夏女士十分困惑,症状这么严重,各种检查为什么都正常呢?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后来,夏女士被确诊为心血管神经症,经过一个阶段的治疗调养恢复了健康。

  “高压”让心脏和心理都受伤

  在心内科,常会遇到夏女士这样的患者。他们有明显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各种各样心血管病的不适症状,可多种方法检查不能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实,这是普遍存在的大多数人不认识的心血管神经症,如果确定没有器质性心脏病,就是心理障碍在作怪。常与心理压力过大、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精神高度紧张、精神创伤等有密切关系。心血管神经症久而久之也会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冠脉痉挛或心脏猝死。

  “双心医学”提倡心脏和心理同治

  心血管神经症尽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但心内科医生对其的识别不高,治疗不当,此病应与真正的冠心病、心肌炎、临界性高血压等疾病做出鉴别。同时,心内科医生还应掌握心理知识。近两年,著名心脏病专家胡大一教授首倡“双心医学”,提倡心内科医生要做“双心医生”,树立心脏和心理问题同治的理念。

  目前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一般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抗焦虑等药物外,并同时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生活和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中医认为,气滞则血淤,血淤则疼痛;气滞则憋闷,憋闷则营卫不和。因此,调气以活血,调血以行气,疏达肝气,和解营卫可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建议大家平时可以选择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来锻炼心脏功能。每周做5次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爬山等,争取每天做,每次30分钟以上,如果实在太忙或坚持不了,起码坚持每次运动10分钟以上。坚持上述有氧运动,心跳就会变慢,可以很好地改善心脏的供血。

 更多心血管疾病知识尽在>>>中国第一心血管疾病门户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高湿温天气,心脏病要特别小心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平衡易遭破坏,尤其是老年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很容易患病。
    145832次观看数 2013-08-08 09:46:46
  • 心肺复苏术知识大讲堂
    最美女孩的救人事迹还上了央视新闻频道,而在各大网络论坛上,余书华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有人夸她是英雄,有人好奇她当时是怎么想的,也有人感叹她的勇敢。
    145833次观看数 2013-08-08 09:47:54
  • 我们不收“红包”,手术照样做得好
    8月7日晚上八点左右,一位患有急性阑尾炎的中年男子被紧急送往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该患者腹痛难耐,额头冒汗,在病床上痛的直打滚。普外科阮贵林医生告知他们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
    145937次观看数 2013-08-14 16:23:52
  • 炎炎夏日,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警惕猝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病专家解析:心脏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
    145938次观看数 2013-08-14 16:24:48
  • 温差过大易诱发心脏病
    酷暑炎夏,是继严酷寒冬以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又一个发病高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吴同果指出,这些患者在药量、空调温度、饮食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调整,从最大限度上保存自己的生命。
    145999次观看数 2013-08-16 16:01:45
  • 冬季冠心病患者如何全方位自我保护
    冬季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呢?冬季是冠心病患者最 易发作的季节,气温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降低了,相对天气暖和时来说血流速度也变慢了。使原本就有的血管管腔狭窄、血管内膜增厚造成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173118次观看数 2013-12-19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