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防冠心病 布好防线莫错失“时间窗”

冠心病保健 2013-02-20 10:29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心脑血管疾病为血管性疾病,包括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目前,医学界已认识到,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一个 ...

心脑血管疾病为血管性疾病,包括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目前,医学界已认识到,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病理改变,涉及两个独立过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合起来就概括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忽视紧急信号 认为挺挺就过去 未将病人送往可抢救的医院 医生提醒——

  心脑血管病 最易错失“时间窗”

  近日,北京市急救中心与各急救站出车次数迅速上升,仅10月15日至22日,120因脑血管疾病出车就达598次,因心血管疾病出车次数也不相上下,达597次,和8月份相比,上升了近1/3。

  何谓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疾病为血管性疾病,包括心血管、脑血管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目前,医学界已认识到,心脑血管疾病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病理改变,涉及两个独立过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合起来就概括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因此,这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血管,开始是无症状地逐渐加重,到了中年甚至是从青年时期起,就出现了与冠心病、脑卒中、周围动脉疾病相关的临床表现。

  ·治疗防线·

  错失“时间窗”

  致残致死是代价

  “有胸疼,上医院”,这是医生送给中老年人的一句警言。在心血管疾病中,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疼,而急性心梗也以突发的胸闷、胸疼为主要表现。

  从血栓形成到血管供应的心肌组织坏死,动物实验是1小时,在人身上最晚是6-12个小时,所以,治疗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命系1小时”,这也是医学上常说的“时间窗”——抢救的黄金时间。如果“时间窗”没有抓住,病人将付出致残、致死的代价,如果病人能在起病1小时内到达医院重建血运,心肌则几乎不会发生坏死。

  贻误抢救时机三大误区

  一、忽视胸疼这一心梗紧急信号,由于心梗常在后半夜至凌晨发生,患者往往不愿叫醒亲友而坐等天亮,从而坐失抢救良机。

  二、一向没病或是没有胸疼的人突发心梗时,以为是胃疼,挺挺就过去了,结果一挺可能将生命就挺没了。

  三、即使心梗发生在白天,亲友却未将病人送往有抢救条件的大医院或是未拨打120急救电话,而是把病人送往医务室或是没有抢救条件的医疗站,使得宝贵的“时间窗”关闭。

  ·药物防线·

  好了伤疤别忘疼

  吃吃停停有危险

  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想要预防心梗、脑卒中等严重事件的发生,两条防线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条防线—— 使用最便宜、最有效的百年老药阿司匹林来抗栓

  预防用量:75毫克-80毫克,每日1次,晚上睡前服用。在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时,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毫克,可使心梗危险降低30%左右,不增加脑出血的危险,但有溃疡病史者则应小心。

  特别提醒:在不稳定的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时,第一次的阿司匹林剂量不应小于150毫克,应将药片嚼碎服下,以便尽快起作用。

  第二条防线——使用调脂他汀类药物

  有学者提出,“他汀就是新的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除了有降脂的作用外,还可能具有稳定血管内斑块的作用,即通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以及抗栓作用促使斑块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他汀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药禁忌:“好了伤疤忘了疼”,感觉病情稳定了就不看病、不吃药了,还有人嫌用药麻烦,吃吃停停,不但预防效果不好,而且危险性很大。

  ·日常防线·

  钾钙丰富钠要低

  合理饮食防病袭

  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十分重要,早在1992年,世卫组织就提出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理念,如果真的能够照此去做,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减少70%以上。

  饮食预防规则

  限盐

  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保持在6克以下,即啤酒瓶盖大小

  多吃钾、钙丰富而钠低的食品

  包括土豆、茄子、海带、莴笋、牛奶、酸牛奶、虾皮等,少喝肉汤,因肉汤中的含氮浸出物可促使尿酸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多吃新鲜蔬果

  每天新鲜蔬菜摄入不少于8两,水果摄入保持在2两至4两左右

  适量增加蛋白质

  每周吃海鱼类两到三次,以及海带、紫菜等,以改善血管弹性、通透性,增加钠的排出,但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者不宜

  控制能量摄入

  多吃复合糖类食品,如淀粉、玉米,少吃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类食品

  限制脂肪摄入

  烹调使用植物油,避免摄入肥肉、鸡皮、鸭皮等高脂肪食物

  生活预防规则

  每半年体检一次,尤其是已患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人

  吸烟与高血压等疾病有着协同作用,可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危险增加,因此戒烟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使已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发生梗死等意外

  运动可减少心脏、大脑的血栓形成,年纪较大的人可选动作较缓慢的项目,如太极拳、慢跑、健身操、散步等

  控制体重,每餐不要吃得太饱

  娱乐应有所节制,如打麻将时血液循环会变慢,再加上激烈思考,易发生脑梗塞。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高湿温天气,心脏病要特别小心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体的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平衡易遭破坏,尤其是老年人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比较差,很容易患病。
    145832次观看数 2013-08-08 09:46:46
  • 心肺复苏术知识大讲堂
    最美女孩的救人事迹还上了央视新闻频道,而在各大网络论坛上,余书华成为网友关注的焦点,有人夸她是英雄,有人好奇她当时是怎么想的,也有人感叹她的勇敢。
    145833次观看数 2013-08-08 09:47:54
  • 我们不收“红包”,手术照样做得好
    8月7日晚上八点左右,一位患有急性阑尾炎的中年男子被紧急送往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该患者腹痛难耐,额头冒汗,在病床上痛的直打滚。普外科阮贵林医生告知他们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
    145937次观看数 2013-08-14 16:23:52
  • 炎炎夏日,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警惕猝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心脏病专家解析:心脏猝死又称心源性猝死,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
    145938次观看数 2013-08-14 16:24:48
  • 温差过大易诱发心脏病
    酷暑炎夏,是继严酷寒冬以外,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又一个发病高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主任吴同果指出,这些患者在药量、空调温度、饮食等方面都要进行相应调整,从最大限度上保存自己的生命。
    145999次观看数 2013-08-16 16:01:45
  • 冬季冠心病患者如何全方位自我保护
    冬季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呢?冬季是冠心病患者最 易发作的季节,气温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降低了,相对天气暖和时来说血流速度也变慢了。使原本就有的血管管腔狭窄、血管内膜增厚造成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173118次观看数 2013-12-19 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