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摘要

[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如何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心理障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多种躯体上的不适,特别是心血管症状,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唯一工具为心理测评量表。 ...

[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如何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有心理障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常表现为多种躯体上的不适,特别是心血管症状,识别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唯一工具为心理测评量表。

[“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时如何与医生沟通?”讲座预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将于7月10日在门诊五层报告厅举办“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时如何与医生沟通?”健康讲座。

[JCEM:老年糖尿病患者肥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虽然BMI不足以作为肥胖相关结局的风险指标,但WC是合适的替代指标。

[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发生率]心血管疾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失眠发生率的高低,通常与心血管疾病的类型有关。

[每周适度饮酒,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病发作和死亡风险]2017年发表在《JACC-Heart Failure》上的意大利研究发现,适度饮酒可降低心衰发病风险。

[Lancet:糖尿病患者一定具有高心血管疾病风险吗?]糖尿病患者不一定具有高心血管疾病风险,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福音]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持编订,国内20余位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专家历时一年半完成的《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的专家共识》于2009年3月24日在北京正式出台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2.9亿高血压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报告显示,我国民众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心血管病的持续增长态势。

[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备哪些医疗监测产品]心血管疾病患者和“三高”人群有条件的话,应在家中配备电子血压仪、血糖仪和心脏监护预警机,形成血压监测、血糖监测、心电图监控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心血管健康监护体系,以实现心脏病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量补钙增加猝死风险]以往的临床研究表明:补钙可抑制脂肪吸收,增加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比值,从而还有降低血压,减轻体重的作用,因此,补钙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但国际上的研究发现,大量补钙可能会增加老年妇女心脏猝死的危险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中的一类。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是指在内脏器官、内分泌、营养、代谢、血液、结缔组织等疾病过程中,由于影响了脑功能而出现的各种精神障碍。心血管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可由各种心脏病因循环障碍造成脑部缺血、乏氧及水肿等,使大脑功能紊乱而出现各种精神障碍。临床较常出现的包括心源性脑病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伴发的精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