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

    先天性结肠闭锁与狭窄 (congenital stenosis and atresia of colon)较为少见,1673年由Bininger在作首例报道。1922年Gaub首次采用结肠造口术治疗该畸形,1947年Potts首次采用一期吻合术治疗本病成功。由于本病并非常见,目前尚缺乏系统全面的报道,仅限于个别病例报道。在消化道闭锁与狭窄畸形中结肠闭锁与狭窄(colonic atresia and stenosis)较为少见,一般约占10%,只有胃闭锁畸形比其更为罕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胃肠外科,儿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婴幼儿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治 愈 率:50-60%
    治疗周期:2-5年(需多次手术)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8000 —— 30000元)
    疾病症状:肠闭锁,肠狭窄,腹胀
    相关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便常规,纤维结肠镜
    并发症:腹膜炎
    治疗药品:心荣口服液,和血胶囊,椎板固定器
  •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胚胎时期肠道空化不全

    过去根据Tandier学说,认为在胚胎发育第5周以前,消化管腔具有上皮细胞所覆盖的完整肠管。此后上皮细胞增长极快,肠腔由于上皮细胞增殖而被闭塞,称之实质期。后来中间出现空泡,形成囊肿状空隙又互相连合,在胚胎12周时肠腔重新贯通,如空隙连合不完全,即形成闭锁或狭窄。近年来对这一学说提出了一些疑问,如Ⅲ型小肠或结肠闭锁就不能以Tandler学说解释。

      2.胎儿肠系膜血液循环因受损害而发生障碍

    肠系膜血管分支畸形或闭塞,胎儿腹腔内感染如胎便性腹膜炎等均能导致结肠闭锁与狭窄。Louw等进行结肠闭锁病因研究,在1955年采用了胎狗的胎仔做试验。他们结扎胎仔的一段小肠系膜的血管,能造成这一段小肠闭锁,而且这一段小肠系膜也有缺陷,提出胃肠道闭锁是由于胚胎时期肠系膜受损后阻塞引起的,损伤的原因可能是肠扭转、肠旋转不良、内疝或血管畸形。

      Abram等(1968)用80天的羊胎做试验,将羊胎肠系膜撕裂,几乎100%能造成Ⅰ、Ⅱ或Ⅲ型肠闭锁,因此结肠闭锁和狭窄的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有以上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存在。

      二、发病机制

    1.病理

    病理和小肠闭锁很相似,根据闭锁的程度及形态不同,可为3型:

      Ⅰ型隔膜闭锁:肠腔内呈膜状隔,膜状隔癣结肠腔分隔为远近侧,两部分互不相通;或隔膜中央有一小孔相通,形成结肠狭窄。

      Ⅱ型条索状闭锁:肠系膜完整,肠管远、近端为盲端由纤维索带相连。

      Ⅲ型肠系膜缺损:肠管远、近端为分离之盲端。肠系膜亦有V字型缺损。

      发生在升、横结肠的肠闭锁与狭窄以Ⅲ型居多,发生在脾曲以远的肠闭锁与狭窄则以Ⅰ、Ⅱ型多见。

      闭锁近端肠管明显扩张、肥厚,蠕动功能差,远端肠管萎陷、缩小、变细,肠腔内有白色硬质类黏液物质。如果回盲瓣完整而闭锁位于结肠肝曲以远,则形成盲袢,位于回盲瓣与闭锁之间的盲袢肠管高度扩张,肠壁菲薄、缺血、坏死甚至穿孔。由于一部分肠闭锁与狭窄发生在妊娠晚期,约10%~20%的结肠闭锁患儿生后不久可排出胎便。

      2.合并畸形

    结肠闭锁常伴发并指、多指及马蹄内翻足等骨骼畸形,眼及心血管畸形;腹裂、脐膨出等腹壁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症,十二指肠及小肠闭锁等。

  •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一般治疗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西医治疗

    一、治疗

      应早期诊断后立即手术治疗,术前准备与小肠闭锁相同,如保温、胃肠减压、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抗生素及维生素K应用、备血等。

      手术方案应根据患儿全身情况、有无并发畸形、闭锁部位和性质制定,脾曲以上结肠闭锁尤其是右侧结肠闭锁患儿情况良好者,切除闭锁和近端扩张肠管后,一期进行回结肠或结肠端端或端侧吻合术。晚期病例并发有严重畸形以及脾曲以下之结肠闭锁者先作结肠造瘘术,待6~12个月后进行结肠端端吻合术,恢复肠道通畅。

      由于结肠壁组织纤维化,纵切横缝或隔膜切除术往往不能解除梗阻而使症状复发,因此手术应切除狭窄段和扩张肠管后作端端吻合术,如在盆腔内操作困难可作直肠内结肠拖出吻合术(Swenson法)或直肠后结肠拖出侧侧吻合术(Duhamel法)。

      二、预后

      结肠闭锁与狭窄如能早期诊断和手术,预后较好。Randall(1982)19例结肠闭锁确诊时间为8~72h,死亡2例,病死率为10.5%。有些病例就诊时间过晚,有诊断延误或手术方法错误,术后死亡率仍达30%。

  •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预防

    1、怀孕早期,避免发烧感冒。怀孕早期有过高热的妇女,孩子即便不出现明显外观畸形,但脑组织发育有可能受到不良影响,表现为智力低下,学习和反应能力较差,这种智力低下是不能恢复的。当然,高热造成胎儿畸形还与孕妇对高热的敏感性和其他因素有关。

      2、避免接近猫狗。很少人知道带菌的猫也是一种对导致胎儿畸形威胁很大的传染病源,而猫的粪便则是这种恶性传染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3、避免每天浓妆艳抹的女性。调查表明,每天浓妆艳抹者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是不浓妆艳抹的1.25倍。对胎儿畸形发育所产生不良影响的主要是化妆品中含的砷、铅、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其次是化妆品中的一些成分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有致畸作用的芳香胺类化合物质。

      4、避免孕期精神紧张。人的情绪受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控制,内分泌之一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人的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孕妇情绪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阻碍胚胎某睦组织的融汇作用,如果发生在妊娠期间的前3个月,就会造成胎儿唇裂或腭裂等畸形。

      5、避免饮酒。孕妇饮酒,酒精可通过胎盘进入发育胚胎,对胎儿进行严重的损害。如脑袋很小,耳鼻极小和上嘴唇宽厚等。

      6、避免吃霉菌素食物。有关专家指出,孕妇若食入被霉菌素污染了的食品(霉变食物),霉菌毒素可通过胎盘祸及胎儿,引起胎儿体内细胞染色体断裂。

      肠闭锁的预后与闭锁位置有关,单纯闭锁、空肠远端和回肠近端闭锁存活率高。近年来肠闭锁的死亡率明显下降,国内存活率在51.3%~73.3%,国外约70%~85%。低体重儿,并发其他畸形者存活率较低。

  •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一般护理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护理

    ①禁食,持续胃肠减压48~72h,保持胃管通畅、减压有效。

      ②肠外营养支持,注意合理选择血管,加强巡视,避免药液外渗。

      ③保暖或置暖箱内,病室内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④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间断氧气吸入。

      ⑤认真执行医嘱,按时、准剂量应用各类药物。

      ⑥密切观察腹部异常变化情况。

      ⑦并发症临床表现的观察:吻合口梗阻、吻合口漏、粘连性梗阻、肺炎及硬肿症。

  •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饮食原则

      先天性结肠狭窄和闭锁饮食保健

    宜吃芹菜、金针菜、韭菜、冬瓜、乌梅、柿饼、芝麻、莲子、海参。

先天性结肠闭锁与狭窄 (congenital stenosis and atresia of colon)较为少见,1673年由Bininger在作首例报道。1922年Gaub首次采用结肠造口术治疗该畸形,1947年Potts首次采用一期吻合术治疗本病成功。由于本病并非常见,目前尚缺乏系统全面的报道,仅限于个别病例报道。在消化道闭锁与狭窄畸形中结肠闭锁与狭窄(colonic atresia and stenosis)较为少见,一般约占10%,只有胃闭锁畸形比其更为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