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桑毛虫体有无数毒毛,毒毛中心为空心管道,中有毒液,毒毛脱落后随风飘扬,接触人体后即可发病。
二、发病机制
毒毛呈箭针形,中空,与虫体毒腺相通,内含激肽、酯酶和其他多肽物质。毒毛接触皮肤后刺进皮肤主要通过毛囊口,亦可通过光滑皮肤及黏膜,但其引起皮疹不一定要刺入皮肤,只要其头端与皮肤密切接触即可。毒毛毒性可保持两年之久,是毒毛内含毒液对皮肤的原发性刺激作用,而非毒毛的机械作用。
桑毛虫皮炎一般治疗
一、治疗
局部治疗原则为去除毒毛,止痛,消炎,避免搔抓,可用胶布,透明胶纸粘贴患处,以黏去毒毛,然后外用各种消炎止痒剂,如樟脑、石炭酸炉甘石洗剂等。瘙痒剧烈者可给抗组胺。
二、预后
病程一般1周左右,可自愈,亦有达2周者,如毒毛继续刺激或搔抓,则病程往往达2~3周以上。
桑毛虫皮炎辨证论治
可用中药膏药粘贴患处,以黏去毒毛,外用鲜马齿苋捣敷或用鲜芦荟(龙舌草)沾雄黄散外擦等。亦可内服中药清热除湿汤加减。
采取各种消灭桑毛虫的措施,如诱杀越冬幼虫及成蛾,喷洒桑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消灭桑毛虫90%以上,且不危害家蚕),保护毛虫的天敌(寄生蝉、寄生蝇等)。
个人防护主要为预防接触毒毛,在桑毛虫生活季节劳动时,尽量穿好防护衣帽,或穿厚的长袖衣、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脚。戴风镜口罩。不要在有桑毛虫的树下乘凉或晒衣服、被褥。附近有桑毛虫发生时,如遇大风应关闭门窗,放下蚊帐,防止毒毛侵入。
桑毛虫皮炎一般护理
到野外林区旅游或进入果园应戴宽边草帽或遮阳帽,穿长袖衣服,不要在有毛毛虫的树下停留。一旦身上落有毛毛虫,不要乱拍打,应轻轻抖动掉,皮肤上沾有毒毛,可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纸将毒毛粘去,然后在局部受伤的皮肤上涂抹皮炎平、肤轻松或炉甘石洗剂。痒痛剧烈者,可口服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物或加服强的松;对重症患者需及时送医院治疗。
桑毛虫皮炎饮食原则
到野外林区旅游或进入果园应戴宽边草帽或遮阳帽,穿长袖衣服,不要在有毛毛虫的树下停留。一旦身上落有毛毛虫,不要乱拍打,应轻轻抖动掉,皮肤上沾有毒毛,可用医用胶布或透明胶纸将毒毛粘去,然后在局部受伤的皮肤上涂抹皮炎平、肤轻松或炉甘石洗剂。痒痛剧烈者,可口服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物或加服强的松;对重症患者需及时送医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