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结核性溃疡

    溃疡性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verrucosa)又称结核性溃疡(tuberculosis ulcer);腔口部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orificialis)。多发生在内脏有活动性结核病灶,同时患者对结核杆菌抵抗力弱的活动性肺结核或喉结核病人,痰内结核杆菌可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如含菌的痰被咽下或肠结核排菌,粪便内结核杆菌可致肛门周围发生溃疡。肾脏或膀胱的结核病时,结核杆菌可随尿液接种于尿道口或外阴部。可查到结核杆菌。此病常常是内脏结核病的一种皮肤上的表现。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传染科
    疾病别称:溃疡性皮肤结核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60%
    治疗周期:2--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20000--50000元
    疾病症状:脓苔,多发性结节,脓肿
    相关检查:PPD试验,直接涂片检查,结核菌素皮内试验
    并发症:肺结核,膀胱结核
    治疗药品:帕司烟肼胶囊,异烟肼片,氢化可的松
  •   一、发病原因

      引起本病的结核菌大多为人型(70%~80%以上),少数为牛型(5%~25%)。多见于有内脏活动性结核的患者。病菌侵入皮肤的途径有:

      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可由自然腔道蔓延至皮肤粘膜(如口腔和肛门)。活动性肺结核或喉结核病人痰内结核杆菌可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如含菌的痰被咽下或肠结核排菌,粪便内结核杆菌可致肛门周围发生溃疡。肾脏或膀胱的结核病时,结核杆菌可随尿液接种于尿道口或外阴部

      患者的营养、生活条件、卫生状况、机体免疫力等多种因素对疾病发生与发展皆有很大关系。

      二、发病机制

      当结核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细胞浸润,形成慢性肉芽肿。刺激B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致敏的淋巴细胞与结核杆菌或含有结核杆菌的吞噬细胞接触时,即释出一系列免疫效应因子,使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细胞内消化酶如溶菌酶和水解酶增多,成为激活的巨噬细胞,能把潜藏在细胞内结核杆菌杀死和消灭。

      主要病理改变发生在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表现为结核样浸润,有明显的干酪样坏死。表皮及真皮上部往往形成溃疡,溃疡边缘表皮增生。

  • 结核性溃疡一般治疗

      一、治疗

      1.治疗目的不仅治疗皮肤损害,必须同时根治内脏结核,治疗结束后,仍需作长时间定期复查,注意有无复发,及时补充治疗。

      2.一般疗法 注意环境卫生及合理的生活制度,充足的新鲜空气、日光,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增强营养。食物宜低盐。酌情给滋补强壮剂。

      3.抗结核药物治疗.

      伴有内脏结核者常需用2、3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

      链霉素、异烟肼为一线药物,常与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可缩短疗程及延迟抗药性。

      二联用药:链霉素或卡那霉素每周2~3次,每次 1克,同时服利福平200毫克,每天 3次。

      三联用药:异烟肼加其他两种: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对氨水杨酸。

      4.局部治疗:1%链霉素、15%对氨水杨酸、5%异烟肼等配成软膏或乳剂。

      二、预后

      随着抗结核药的应用和发展,本病现已极罕见。

    结核性溃疡辨证论治

      单方成药;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内消连翘丸,散结灵,八珍丸,人参养容丸。

      内消瘰疬丸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夏枯草膏

      【功能与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散结灵

      【功效】:散结消肿,活血止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内消连翘丸

      【功效】:化核软坚。

      【用法及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盐酒送下。

  •   加强卫生宣传,普及有关结核病防治知识,使群众做好自我检查和互相监督,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消灭传染源,杜绝传染途径。

      开展卡介苗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有效的接种可防止该病的发生。对曾经感染过结核病患者,若有相应皮肤症状,应早期诊断。

  • 结核性溃疡一般护理

      1. 按照医嘱应用有效药物。

      2. 保护创面,穿宽松棉质衣物。

      3.如皮肤结有痂皮,严禁强行去痂,应待其自然脱落。

  • 结核性溃疡饮食原则

      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增加营养,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不适宜吃:应限制或少吃鱼、虾、蟹等海腥发物,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溃疡性皮肤结核
溃疡性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verrucosa)又称结核性溃疡(tuberculosis ulcer);腔口部皮肤结核(tuberculosis cutis orificialis)。多发生在内脏有活动性结核病灶,同时患者对结核杆菌抵抗力弱的活动性肺结核或喉结核病人,痰内结核杆菌可引起口腔黏膜溃疡。如含菌的痰被咽下或肠结核排菌,粪便内结核杆菌可致肛门周围发生溃疡。肾脏或膀胱的结核病时,结核杆菌可随尿液接种于尿道口或外阴部。可查到结核杆菌。此病常常是内脏结核病的一种皮肤上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