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病因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长繁殖后入血及淋巴液,在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变,主要损害部位在皮肤,皮疹分秕出现与间歇性病毒血症有关。随后出现特异性免疫反应,病毒血症消失,症状缓解。当免疫功能低下时易发生严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变可累及内脏。部分病毒沿感觉神经末梢传入。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等处,形成慢性潜伏性感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如患恶性肿瘤,受剌激)病毒被激活,导致神经节炎,并沿神经下行至相应的皮肤节段,造成簇状疱疹及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
皮肤损害表浅,脱痂后不留瘢痕。粘膜疱疹易形成溃疡,亦易愈合。水痘个别病例病变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肠、肝、肾上腺、胰等处,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细胞侵润及局灶性坏死。带状疱疹受累的神经节可出现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及纤维性变。
水痘一般治疗
水痘西医治疗
(1)应予适当护理
特别重视皮肤清洁,避免细菌污染水痘破损处,避免手抓疱疹,防止继发感染。局部痒感不适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疱疹破碎后宜用1%甲紫(龙胆紫)或抗生素软膏。
(2)高热时可用退热剂,
但应尽量避免用水杨酸制剂(如阿司匹林)。青少年患者可口服阿昔洛韦800mg/次,5次/d,服用5~7天;伐昔洛韦(万乃洛韦)300mg,2次/d,7天;或喷昔洛韦50mg,每8h 1次,7天。对阿昔洛韦耐药者可用膦甲酸400mg/(kg· d)静脉点滴,每8h 1次,直至治愈。对重症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新生儿水痘,亦可早期静脉滴阿昔洛韦(无环鸟苷)、阿糖腺苷、干扰素等。
(3)瘙痒甚可用抗组氨药物
如扑尔敏片4mg/次,3次/日;赛庚啶片,4mg/次,3次/日。
(4)继发感染时应用抗菌素
如:麦地霉素或螺旋霉素等口服。
(5)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种球蛋白
3~6m1,1次/日,连用3~5次。
(6)继发感染者外用脓疱疹泥膏、
汗疱泥膏或莫匹罗星(百多邦)软膏。
(7)水痘性角膜炎可用0.1%碘苷
(疱疹净)眼药水或利巴韦林(病毒唑)。
水痘辨证论治
水痘中医治疗
一、中医治则法
宜清热疏风、凉血、除湿解毒。
(1)桑菊饮:
桑叶10g,菊花6g,牛蒡子10g,杏仁10g,板蓝根30g,银花10g,连翘6g,苡仁10g,车前子(包)10g,芦根10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2)黄连解毒汤合清营汤:
黄连6g,黄芩6g,黄柏5g,栀子5g,生地10g,玄参4g,竹叶10g,银花10g,连翘10g,丹参6g,麦冬6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1.三黄擦剂外用,每日3次。
2.糜烂化脓者用青黛膏,外用每日3次。
3.口腔粘膜溃烂者用青吹口散外吹,每日3次。
4.如意金黄散30g,化毒散1.5g,百部酒100g。混匀外涂,每日3次。
水痘预防
1、 注射水痘疫苗:
医生一般推荐1周岁以上婴幼儿注射水痘疫苗。这种疫苗的缺点是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而且还有10%—30%的儿童不能完全免疫。但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孩子既使感染了水痘,症状也很轻微,有的甚至不出皮疹。所以如果健康状况允许,应该接种水痘疫苗。
2、 生活中的预防:
(1)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2)学校教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环境整洁。(3)疾病流行期间健康儿童应尽量不到公共娱乐场所去玩,也不去病儿家串门,以防接触传染。
3、 远离传染源:
学校、幼儿园发现孩子出现水痘症状应立即通知家长接孩子回家休息,并采取隔离措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疫苗接种,对接触病人的易感者观察3周。已与患儿有过接触的孩子,可服用板蓝根冲剂,每天一包,连服3—5天,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1)为预防水痘传染,
对患儿应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对接触过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离观察3周,体弱者可在接触后4天内注射丙种球蛋白。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孩子去公共场所。
(2)主要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见于2~6岁幼儿,偶尔出现于成人及婴儿。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因接触患儿疱疹内的疱浆通过衣服、用具、玩具传染,传染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冬春季节。
(3)只要未继发严重细菌感染,
普通型水痘预后良好,愈后局部亦不会留下瘢痕。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继发严重细菌感染的水痘患者,新生儿水痘或播散性水痘肺炎、水痘脑炎等严重病例,病死率可高达5%~25%。水痘脑炎的幸存者还可能会留下精神异常、智力迟钝、癫痫发作等后遗症。
水痘一般护理
水痘护理
1、隔离患儿:
对可疑或确诊为水痘的患者应进行隔离。其中上学或入托的小儿,一般可在家中隔离,家中如有其他未患过的水痘的小孩,应另择居住处或不与患者同住一房间。隔离应持续到全部疱疹干燥结痂时为止。
2、避免用手抓破痘疹:
特别注意不要抓破面部痘疹,以免疱疹被抓破化脓感染,若病变损伤较深,有可能留下疤痕。为了防止这一情况发生,要把孩子的指甲剪短,保持双手清洁。可缝制一副毛边向外的手套,或者用纱布包裹他的手部。
3、止痒:
止痒是最让康复中的儿童感觉舒服的,下面是止痒的几种方法:(1)衣被不宜过多过厚过紧,太热了出汗会使皮疹发痒。(2)洗澡水中放入4大汤匙碳酸氢钠苏打粉,每三至四个小时洗一次澡。(3)旧袜子或者枕套里放些干燥燕麦,泡到澡盆里,过十分钟用这个水给宝宝洗澡能够起到很好的止痒效果。(4)清洁皮肤后,在长水痘的局部使用含0.25%冰片的芦甘石洗剂涂抹。
4、注意消毒与清洁: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分别采取洗、晒、烫、煮、烧消毒,且不与健康人共用。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5、注意病情变化:
注意病情变化,个别水痘宝宝可合并发生肺炎、脑炎,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或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惊厥时应及时送到医院。
6、定时开窗:
空气流通也有杀灭空气中病毒的作用。但房间通风时要注意防止患儿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打开玻璃窗(玻璃可阻挡杀灭病毒的紫外线)。
7、物理退烧:
水痘如有发烧情形,最好是以冰枕、毛巾、多喝水等物理退烧法。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来退烧,以免发生可怕的雷氏症候群。
水痘饮食原则
水痘饮食保健
一、水痘食疗方:
1.薏苡仁粥
【来源】《老老恒言》
【原料】薏苡仁30克粳米60克
【制作】将薏苡仁、粳米共同煮粥。
【用法】每日2次,作主食吃。
【功效】利湿,清热。可作为水痘患儿的辅助治疗。
2.板蓝根银花糖
【来源】经验方
【原料】板蓝根100克银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适量
【制作】将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适量。
【用法】每服10~20克,每日数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适用于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发热。
3.芫荽汤
【来源】《岭南草药志》
【原料】鲜芫荽150克鲜胡萝卜200克风栗(干板栗)150克鲜荸荠100克
【制作】先分别将芫荽、胡萝卜、风栗、荸荠洗净,然后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锅或砂锅内,加水适量,煎沸后取汤2碗,去渣即可。
【用法】以上为1日量,分作2次温热饮用,连用3~5天。
【功效】透发痘疹。适用于小儿水痘。
4.绿豆汤
【来源】民间验方
【原料】绿豆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绿豆加水500克,煮汤。
【用法】服用时加白糖适量,代茶饮。
【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毒,解渴清暑。适用于水痘。
【宜忌】热退后即停服。
5.竹笋鲫鱼汤
【来源】民间方
【原料】鲜竹笋鲫鱼各适量
【制作】将鲜竹笋洗净切片,鲫鱼去鳞及内脏,同煮汤食。
【用法】每日3次,随量食。
【功效】益气,清热。适用于水痘初起、小儿麻疹、风疹等。
6.甘草三豆饮
【来源】民间方
【原料】绿豆10克赤小豆10克黑豆10克生甘草3克
【制作】先把三豆洗净,浸泡1小时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炖,煮至熟透当作饮料。
【用法】以上为1次量,每日2~3次,连用5~7天。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适用于小儿水痘。
【宜忌】在治疗期间忌食鱼腥及辛辣食物。
7.荸荠芦根汤:
取荸荠100克,芦根30克。将荸荠去皮,芦根切段,加水煮30分钟,喝汤食荸荠。有清热解毒作用。
8.银花薏米粥:
取银花10克,薏米30克,冰糖10克。将银花加水煮20分钟,去渣留汁,薏米加水煮粥,待粥八成熟时加入汁及冰糖煮烂食用。有清热、祛湿作用。
9.胡萝卜香菜饮:
取胡箩卜50克,香菜30克。将以上洗净,加水煮15分钟,去渣饮汁。有发汗透疹作用。
二、水痘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1.宜给予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宜饮绿豆汤、银花露、小麦汤、粥、面片、龙须鸡蛋面等。
2.以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
3.宜多饮开水。
三、水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发之物
水痘与麻疹虽都为发疹性热病,麻疹贵于透解,需用发物。而水痘则宜清热,不可运用发物,食用发物后会使水痘增多、增大,从而延长病程,故疾病初期禁食发物。
2.食辛辣之物
水痘与其他热性病一样,忌食辛辣之品,辛辣之品可助火生痰,使热病更为严重,这类食品如辣椒、辣油、芥末、咖喱、大蒜、韭菜、茴香、桂皮、胡椒等。
3.油腻之物
水痘患儿常因发热而出现食欲减退、消化功能不良等情况,故忌食油腻之物,如油煎、油炸的麻球、巧果、麻花、炸猪排、炸牛排、炸鸡等各种油腻碍胃之品,这类食品难以消化,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4.热性食品
水痘的治疗宜用清热解毒为主,故食物中属热性的不可服用,这类食品有狗肉、羊肉、鹿肉、雀肉、蚕豆、蒜苗、韭菜、龙眼肉、荔枝、大枣、粟米等。
5.禁用补药和热药
,如人参、鹿茸、附子、茴香、肉桂、仙灵脾等。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