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

    溶血性链球菌坏疽(hemolysis streptococcus gangrene)系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坏疽。临床上颇似坏疽性丹毒。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皮肤
    多发人群:成年多见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20%
    治疗周期:10-15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0 —— 10000元)
    疾病症状:耳廓腹侧面局限性囊肿,肌肉坏死,皮肤坏死
    相关检查:七叶苷水解试验,免疫病理检查,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并发症:肾炎,高血压
    治疗药品:小金丸,外用紫金锭,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   一、发病原因

      由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坏疽。

      二、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肤卫生差,以及搔抓。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繁殖生长,向深部浸润,导致急性化脓,继之局部疼痛,出现毒血症,发热和衰竭症状。大块皮肤坏死、脱落,坏死深达皮下组织。形成急性化脓性坏疽。

  •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早期、足量、敏感抗生素对控制病情极为重要,可及早进行广泛的切开清创及强有力的支持治疗。

      二、预后

      严重者坏疽发展迅速,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可引起生命危险。

  •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一般护理

      1.在易于发生脓皮病的单位(如某些工厂、农机站、小学校等)中广泛进行有关防治化脓性皮肤病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检查,尽可能消灭一切发病因素。

      2.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3.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行合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4.衣帽、毛巾、面盆等禁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行隔离。患者所用敷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禁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5.发病时应禁饮酒或食辛辣刺激食物。少食厚味食物。

  •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饮食原则

      溶血性链球菌性坏疽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多吃点番茄、胡萝卜、大白菜、冬瓜等食物;同时可以适当的加强营养,多吃点豆浆、鱼类等,但要注意不宜食入过多的糖和脂肪,因为这些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多与糖代谢和脂代谢有关,多脂多糖的食物能使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