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气胀

    气胀是肠道内存在大量气体的状态。胃肠气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或梗阻,胃肠道的气体不能随胃肠蠕动排出体外面积聚于胃肠道内称胃肠气胀。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腹部
    多发人群:小儿及中老年多发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100%
    治疗周期:5天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疾病症状:胀感,结肠梗阻,腹胀
    相关检查:便常规,十二指肠引流液一般性状,肝功能
    并发症:肠结核,副鼻窦炎,脑血管瘤
    治疗药品:胃苏颗粒,消食顺气片,人参固本口服液
  • 气胀疾病病因

      病因分类

    1.胃肠道不通畅

      一、上消化道疾患

      1、急性胃扩张

      2、胃排空迟缓或胃轻瘫

      3、各种原因引起的幽门梗阻

      (1)消化性溃疡:如十二指肠溃疡、胃窦及幽门管溃疡。

      (2)胃窦或十二指肠的良恶性肿瘤。

      (3)炎症性疾病。

      (4)先天性疾病:如成人肥厚性幽门狭窄。幽门隔、十二指肠隔等。

      4、胃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

      5、十二指肠淤滞症

      二、下消化道疾病

       1、肠梗阻

      (1)机械性肠梗阻:如肠粘连、肠套叠、炎性肠病、肠结核、肠道肿瘤、肠道蛔虫团、粪石或异物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2)动力性肠梗阻:如麻痹性肠梗阻、痉挛性肠梗阻。

      (3)血管性肠梗阻。

      2、消化道吸收不良综合征

      3、肠道易激综合征

      三、肝、胆、胰腺疾患

      1、肝脏 如肝炎、肝脏肿瘤等。

      2、胆囊疾患 胆石症、胆囊肿瘤等。

      3.胰腺疾患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肿瘤、环状胰腺等。

      四、全身性疾患

      1、急性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肠麻痹

      2、电解质紊乱

      五、其他原因引起的胃肠气胀

      1、进食过快

      2、瘟病性吞气

      3、内镜检查注气过多

      4、服用产气过多的食物或药物

      机 理

      2.胃肠道内气体的成分及来源

      (一)胃肠道内气体的来源

      1、吞咽下的气体 占60%-70%。

      2、胃肠道内产生的气体占30%一40%食物在肠道在细菌的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

      (二)胃肠道内气体的成分

      胃肠内的气体成分个体差异很大,于吞气量、食物的成分和细菌的类型有关,主要的气体有:

      1、氧气

    由吞咽动作进人胃肠,进食流质饮食较进食固体食物吞人的气量大,由于氧气可很快被胃肠部膜吸收,因此胃肠积气含氧量少于空气中的含氧量。

      2、氮气

    理论上氮气可从血液弥散人肠腔,细菌发酵也可产生,但胃肠内氮的主要来源于香咽的空气。

      3、二氧化碳

    肠道内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

    ①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大于肠腔内时,血中二氧化碳向肠腔内弥散;

    ②上消化道分泌的重碳酸盐与胃酸混合时所产生;

    ③细菌酵解。

      4、氢

    正常时氢仅产生于结肠,系不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和未吸收的蛋白质被细菌酵解所产生。当存在消化吸收不良时,小肠内就可产生大量氢气。

      5、甲烷

    由结肠内特殊的厌氧菌产生。肠道内气体含甲烷似有家族性,人群中大约七肠道内有甲烷,肠道内有甲烷者出生后几周该气体就在肠道出现,8-9岁时达成人水平。

      3.胃肠道内气体的去向

      胃肠道内气体主要是从胃经口暧出,或下行经肛门排出。部分由肠壁弥散人血液,然后经肺呼出。当胃肠道气体的来源大于去向时,气体在胃肠道内聚集,就产生胃肠气胀。如电解质紊乱时胃壁肌肉张力减弱,胃肠道内气体排出不利,糖尿病累及胃肠神经导致“胃轻瘫”均可致胃肠气胀。

  • 气胀一般治疗

    气胀西医治疗

     1.认直寻找引起腹胀的原发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常能取得好的效果。

      2.对症治疗

      ①通便:如果大便秘结,可将开塞露或甘油栓等药液挤入直肠内,这样可以排出大便和气体,降低结肠内压力。如果通便不成功,可将一肛管插入肛门达乙状结肠,使肠内的气体排出体外。

      ②胃肠减压:将一条胃管经鼻腔或口腔送入胃肠,再在管外边接上一个抽吸降压的装置,通过这个装置能把胃肠道里的气体和液体抽吸出来,减轻胃肠道的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

      ③如果用以上两种方法都不奏效,且无肠梗阻证据,可选用新斯的明或酚妥拉明等药物。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增强肠管蠕动,可促进排气,用量为每次0.045~0.06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酚妥拉明,可提高肺通气量,兴奋肠道平滑肌,促进肠管蠕动,减轻腹胀,用量每次0.2~0.5毫克/公斤体重,皮下注射。

      ④禁食,静脉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如果因血钾浓度过低引起腹胀,可静脉滴入氯化钾。

      ⑤腹胀消失后,可服用多酶片和益生菌制剂。

    气胀辨证论治

    气胀中医治疗

      治宜行气疏导之剂,用木香、槟榔、枳壳、青皮、陈皮、厚朴之类。

  • 气胀饮食原则

    气胀饮食保健

       避免食用产气食品,如豆类和薯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