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病因至今尚未明了,可能妊娠是诱发因素,由于常伴有低钙血症引起的典型手足搐搦,推测其发病与内分泌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可能有关,有报道甲状腺手术意外切除甲状旁腺而诱发本病。本病还见于较长时间服用复方炔诺酮片(也称短效避孕药Ⅰ号,成分为炔雌醇和炔诺酮)的非孕妇女,故并非是孕妇特有的病变。
陈锡唐(1994)认为,疱疹样脓疱病与持续性肢皮炎(acrodermatitis continua)在组织病理上完全相同,无法加以区别,仅在发病方式和皮损发生的部位有所不同,可能均是脓疱型银屑病(pustular psoriasis)的变型,由于代谢障碍,妊娠使潜在的银屑病产生脓疱性损害。1995年Aronson等认为本病是一种独立的妊娠期皮肤病。
二、发病机制:
1.肉眼所见 在红斑基础上,表皮内出现广泛、成群的脓疱。
2.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在表皮浅层见海绵状的脓疱,脓疱液中含大量中性粒细胞。海绵状脓疱的形成是由于大量中性粒细胞向上进入到棘层上部,并聚积在由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海绵状网架内。随着脓疱增大,在脓疱中央的表皮细胞全部解体,直至形成单房性大疱。在大疱周围仍可见到变性和变薄的表皮细胞所形成的网架。当海绵状脓疱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向上移至角质层,发生核固缩形成Munro微脓肿。口腔沟纹舌及地图舌的组织病理改变与皮肤的改变类同。
疱疹样脓疱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对本病有较好疗效,但孕妇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应用,除非病情严重,可选用泼尼松(prednisone)40~60mg/d,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
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患病孕妇应以支持疗法为主。高热者应及时补充液体及热能;为增强机体抵抗力输血浆;出现手足搐搦者经化验检查证实为低血钙时,应立即静脉缓慢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必要时4h后再缓慢静注一次。低蛋白血症,体液丢失及感染予以相应对症处理。
由于本病对母儿损伤严重,且母儿死亡率均高,故一旦发病应考虑人工流产或引产及早终止妊娠。分娩后脓疱可逐渐消退,终止妊娠本身也为治疗手段。
二、预后:
孕妇常可发生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后数天死亡。产后病愈,下次怀孕又可复发。本病病死率达22.6%~71.2%。
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管脓疱内的脓液无菌,仍预防性应用广谱抗生素。
疱疹样脓疱病一般护理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病人的主观积极性,保持乐观精神,避免紧张情绪。
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加强对患病孕妇的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
疱疹样脓疱病饮食原则
胞疹样脓包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饮食合理,特别是要补充蛋白质,因为炎症,化脓,渗液都要消耗大量蛋白质,而抵御细菌的抗体本身也是蛋白质,所以必须补充足量的蛋白质类。此外,要多饮水,以利于毒素的排泄。应少食或不食鸡蛋,以免使化脓炎症加剧。所以在选择蛋白质食物时应注意.脓疱疮发作期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特别是糖类应予限制,因为这类东西有利于葡萄球菌的生长。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