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脾虚泄泻

    脾虚泄泻是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引起的。脾虚泄泻的基本征候特征为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其脉多虚濡或沉缓。治以温运健脾为主,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方。参见脾泄、泄泻等条。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中医科
    疾病别称: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80%
    治疗周期: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 —— 3000元)
    疾病症状:脾虚,脘痞腹胀,腹满便溏
    相关检查:
    并发症:副鼻窦炎,颅咽管瘤,新生儿泪囊炎
    治疗药品:参倍固肠胶囊,香苏正胃丸,丁桂儿脐贴(2贴装)
  • 脾虚泄泻疾病病因

      脾虚泄泻由水湿阻于胃肠,脾虚失运,不能制水,湿注肠道所致。本病证属虚邪舍于肠胃,水潴为湿,谷滞为积,水谷精华之气不能输化,清阳之气不升反下陷,分利无权而水湿并入大肠,遂致泄泻。

      小儿脾虚泻,多因素体虚弱或久病元气不足,致脾胃气虚,运化无力。

      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多因脾虚运化失常,肾虚后阴不固所致。

  • 脾虚泄泻辨证论治

    脾虚泄泻中医治疗

      1、脾虚泄泻

      治法:温运健脾,渗湿止泻。

      方剂: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分水神丹加味等。

      2、小儿脾虚泻

      治法:健脾温中止泻。

      方剂:七味白术散加扁豆、炮姜。

      3、脾肾阳虚所致的五更泄

      治法:中药浴足

      配方:胡椒、透骨草各9克,艾叶150克。

      用法:将上药煮水,洗双足。1次30~60分钟,1日3次,连用数日。

      来源:《腧穴敷药疗法》

  • 脾虚泄预防泻

      预防保健

      中医认为脾主“水湿”“运化”,如果人脾虚,则身体会出现“水湿痰浊”的问题。因此要健脾,同时要注意节制饮食,不能暴饮暴食,过服寒凉;也不要吃太油腻的或不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要注意生活规律,不要劳倦过度,还要适当运动,慢跑、游泳、散步等中等强度的运动都是脾虚者比较适合的运动项目。

  • 脾虚泄泻饮食原则

    脾虚泄泻饮食保健

      健脾的食物主要有苡米、白扁豆、莲子、山药等。同时要注意节制饮食,不能暴饮暴食,过服寒凉;也不要吃太油腻的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脾虚泄泻是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引起的。脾虚泄泻的基本征候特征为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其脉多虚濡或沉缓。治以温运健脾为主,选用理中汤、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等方。参见脾泄、泄泻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