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脱疾病病因
患者多有急起失血、失水,或创伤,或感受邪毒炽盛,或脏腑气机失常、气血壅滞,或药物的过敏反应等病史。
厥脱辨证论治
厥脱中医治疗
厥脱总的治疗原则为救逆固脱。临床上应结合证候表现,区别气脱、血脱、亡阳、亡阴,分别遣方用药予以救治。另外,气脱与血脱,亡阴与亡阳,关系密切,可以相互影响与转化,治疗时应当注意。
1.气脱型
【证见】 骤然发生,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汗多神疲,气促息微,口淡不甚渴饮,小便色清量少。舌淡,脉细弱。
【治法】 补气固脱。
【方药】
1.主方独参汤(张介宾《景岳全书》)
处方:高丽参10~12克,加水150毫升,盖严炖20—30分钟,取汁慢慢呷服,渣再加水炖服2~3次。如无高丽参,可用红参或吉林参等代替。
若汗多难止者,加北芪45克,糯稻根20克,煅牡蛎30克,水煎服。
2.中成药高丽参注射液,先以4-8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10~20毫升加10%葡萄糖500毫升静脉滴注。
2.血脱型
【证见】 多发于失血之后,面色苍白,头晕眼花,汗出,烦躁,心悸,口干口渴。舌淡而干,脉细数或芤大。
【治法】 摄血固脱。
【方药】
1.主方独参汤(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味
处方:吉林参10克,炙黄芪30克,阿胶15克(烊化)。煎水候稍冷,频服。
若黑便柏油样者,加紫珠草18克,岗捻根20克,地捻20克。吐血、咯血者,加童便50一100毫升(冲服),仙鹤草25克。
2.中成药高丽参注射液,以8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生脉注射液20~30毫升加。10%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3.亡阴型
【证见】 大汗淋漓,烦躁不安,面色潮红,口渴咽干,尿少。舌红干,脉细数无力。
【治法】 益气救阴固脱。
【方药】
1.主方生脉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味
处方:西洋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枳实15克,生地黄30克。水煎服,每日2~3剂。
若发热、气粗者,加石膏20克,西瓜翠衣25克,天花粉15克。
2.中成药参麦注射液,8。10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20—30毫升加10%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4.亡阳型
【证见】 大汗淋漓,身凉肢冷,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气息微弱,口淡不渴。舌淡润,脉微欲绝。
【治法】 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
1.主方参附汤(陈自明《妇人良方》)加味
处方:红参15克,熟附子12克,炮姜10克,大枣6枚,当归12克,桂枝10克,细辛3克,通草8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面红、身热者,属阴阳俱亡者,加麦冬18克,五味子10克,生地黄30克,枳实15克。
2.中成药参附注射液,先以6-8毫升加50%葡萄糖液40毫升静脉推注,后接10~20毫升为10%葡萄糖液250—500毫升静脉滴注。
3.单方验方抗寒厥脱方(广州中医学院一附院《中医临床诊疗常规》)
处方:高丽参15克,炮附子15克,黄精15克,枳实15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
厥脱一般护理
厥脱护理
厥脱的其他疗法
1. 五绝指针疗法(周身多经脉调理加局部选穴刺激治疗)
2.针灸治疗
(1)灸法:
直接艾灸或悬灸气海、关元、足三里、膻中穴,每穴4—5壮或20分钟,适用于亡阳气脱者。直接灸大敦穴3-5壮(或隐白穴1-3壮),适用于亡阴气脱者。
(2)针法:
取左耳肾上腺区配内关穴,持续电针;取人中、中冲、内关、足三里穴,针刺并用间歇刺激手法。
3.中草药升压制剂
(1)枳实注射液:
先按每公斤体重每次0.3~0.5克,用5%葡萄糖盐水10毫升稀释,5—10分钟静脉推注完毕,每15~30分钟推注1次;连续2次后,改为每千克体重0.5克,加入10%葡萄糖250毫升静脉滴注,每分钟30-40滴。
(2)复方洋金花注射液:
每次2—4毫升,肌注或静脉滴注,每日2~3次。
厥脱的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在积极救逆固脱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治疗。
厥脱饮食原则
厥脱饮食保健
1、厥脱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厥脱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