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目前认为本病出现的脂肪坏死是由于胰腺脂肪酶作用于皮下中性脂肪组织所造成的,结节和胰腺炎可在血清脂肪酶突然升高时发生,并已知淋巴管系统是胰腺酶弥散的主要途径,但体循环系统可能在运转胰腺酶时起主要作用。
(二)发病机制
1.胰蛋白酶具有血管壁蛋白分解作用,有助于脂肪酶进入脂肪组织。伴发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的胰腺肿瘤为分泌大量脂肪酶的腺泡状腺癌。连续测定病人的血清脂肪酶,可见这种酶升高,特别在新结节形成时升高更为明显。
2.皮肤结节活检所见,表皮和真皮正常,病理改变仅限于皮下组织,呈斑点状受累。局灶性脂肪坏死与外观近乎正常的脂肪小叶可交替出现。脂肪细胞膜完整无损,而细胞的其他成分在苏木素伊红染色时呈嗜弱碱性,脂肪中隔膜、细胞核染色完全丧失。这些脂肪细胞称为具有“阴影”细胞壁的“幻影样”细胞。病灶与正常脂肪细胞交界区可出现含有各种类型细胞的炎性带,即正常和破碎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和异体细胞呈带状浸润。坏死区边缘可见有小的嗜碱性颗粒沉淀,有人认为这种嗜碱性颗粒沉淀是营养不良性钙化(图1)。偶可见有出血区。
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一般治疗
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西医治疗
(一)治疗
本病治疗主要是针对胰腺疾病,对结节性脂肪坏死无特效治疗。
1.全身治疗 急性发作出现高热、关节症状及皮损时,可用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1.5~3g,分3次口服,或保泰松每天0.3~0.6g,分3次口服,或双氯芬酸(扶他林)75~150mg/d,分3次口服,以缓解关节症状及退热。必要时可用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1次/d,连续数天。
2.伴发胰腺炎的治疗 一旦发生急性胰腺炎,应充分对症处理,可用解热镇痛药退热,腹痛严重者可酌用适量吗啡类药止痛,纠正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紊乱。待急性期过后,再考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给予适当化疗。
对慢性胰腺炎者,可给予莨菪碱类药物如山莨菪碱(654-2)、阿托品等,以缓解腹痛。宜用高糖、低脂、高蛋白饮食,并常规服用适量助消化药物。
(二)预后
伴发胰腺癌者预后不良,可很快恶化而死亡。伴发胰腺炎者,预后较好,但易复发。
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预防
1.去除感染病灶,注意卫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功能。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心情舒畅,避免强烈精神刺激。
3.加强营养,禁食生冷,注意温补。
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饮食原则
结节性液化性脂膜炎饮食
脂膜炎食疗方:
(1)生姜鸡:
用刚刚开叫的公鸡1只,生姜100~250g,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
(2)鹿茸鸡:
以当年的公鸡1只,鹿茸3~6g,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3)赤小豆粥:
赤小豆30g,白米15g,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4)苡米粥:
苡米30g、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