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疾病
1. 原发性骨关节病是由于年龄增长、长期劳累,导致骨关节退行性改变、韧带松弛,肌肉力量下降,关节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关节的周围形成骨刺,从而引起关节炎。
2. 继发性骨关节病多因关节创伤、发育畸形等导致关节面不平、受力不均而引起本病。
骨质增生症属中医的"痹证"范畴,亦称"骨痹"。中医认为本病与外伤、劳损、瘀血阻络、感受风寒湿邪、痰湿内阻、肝肾亏虚等有关。
病理组织学改变
1. 病理学:不规则的软骨损害,在负重区域的软骨下骨硬化、囊肿,边缘骨赘增生,干骺端血流增加及不同程度的滑膜炎。
2. 组织学:早期软骨表面碎裂、软骨细胞增生、软骨面纵向裂开、结晶沉积,同时存在着软骨修复、骨赘增生;晚期出现软骨的彻底破坏,表现为软骨硬化、软骨消失及软骨下局灶性骨坏死。
3. 生物力学:关节软骨的可伸张性、抗压力、抗剪切力及软骨通透性降低。软骨水分增加,过度肿胀,软骨下骨硬化。
4. 生化改变:蛋白聚糖的含量(浓度)下降,其分子大小和聚集度改变,胶原纤维的大小、排列以及基质大分子的合成和降解均出现异常改变。
骨质增生一般治疗
一、骨质增生西医治疗
目前国内治疗骨质增生症的方法有很多,治疗都存着者局限。
1、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
2、紫外线疗法:
其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杀菌作用;(2)消炎作用;(3)止痛作用;(4)促进伤口愈合作用;(5)脱敏作用;(6)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7)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等。
3、西药治疗
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病情易复发。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不是骨质增生的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骨质增生辨证论治
二、骨质增生中医治疗
1.治疗颈椎骨质增生外用药
(1)骨痛灵酊
[成份]雪上一支蒿 干姜、龙血竭 乳香、没药、冰片等
功效: 温经散寒,祛风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腰、颈椎骨质增生,骨性关节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
具有镇痛、抗炎、改善微循环等三大作用。
骨痛灵酊核心机理为:定位吸附感应疗法。因产品具有很好的消炎效果,结合治疗时的生理反应,最后将产品机理分为三步,称为骨痛灵酊“骨病三步疗法”机理: 第1步:定位镇痛。运用先进的分子筛提炼出药物小分子,精确定位,通过不饱和透骨给药直达体内患处,在10平方厘米的痛部范围内,药物小分子都能准确找到痛点,并迅速对痛点骨组织进行疏通,恢复组织养分供给,快速达到止痛目的。
第2步:吸附消炎。其药物功效小分子对坏死细胞进行有力撞击,清理坏死细胞,将其吸附并排出体外。随着功效小分子撞击速度的加剧,骨组织有针刺感,并伴随轻微的发热发烫,最后彻底清除受损组织炎症,消除肿胀现象。
第3步:感应修复。在定位镇痛、吸附消炎后,持久的药物功效小分子在细胞组织内循环,激活休克的成骨细胞,并修复受损细胞,优化成骨细胞生长环境,全面修复骨组织受损部位,恢复骨组织的原有系统功能,使骨骼转动自如,长期使用可根除骨病。
[用法用量]
外用,一次10毫升,一日1次。将药液浸于敷带上贴敷患处30~60分钟;20天为一疗程。用药部位3小时内不得吹风,不得接触冷水。
(2) 鹳草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老鹳草27g,生虎骨72g,防风27g,红花18g,木瓜27g,怀牛膝18g,骨碎补27g,青风藤27g,功劳叶18g,当归27g,麻黄9g,海风藤27g,上药用香油7500ml炸枯去渣滤净,炼沸,再入漳丹2700g,搅匀成膏,每膏药油7500ml兑乳香面、没药面各27g,麝香 3.6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散风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颈椎病气滞血瘀型。
用法:贴患处。
(3)石虎膏
药物组成及制法:石斛60g,生虎骨120g,赤芍45g,白及30g,川芎30g,羌活45g,桂枝60g ,生杜仲45g,生地120g,川乌30g,白蔹30g,生山甲30g,独活45g,麻黄30g,透骨草60g ,当归120g,生草乌30g,红花30g,大黄30g,防风45g,甘草30g。以上药料用香油7500ml ,兑肉桂面45g,乳香面30g,没药面30g,麝香1.5g,血竭面45g,广木香面1.5g,公丁香面1.5g。搅匀。每大张净油30ml,小张净油15ml。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颈椎病经络痹阻型。
用法:贴患处。
(4)蜂毒古今贴
药物组成及制法: 蜂毒、羌活、乳香、红花、川芎、三棱、冰片、大黄、木鳖子、玄参、生地、金银藤、、甘草、土贝母、黄芪、当归、薄荷梗、赤芍、白芷、杏仁、黄柏、僵蚕、生山甲、全蝎、生南星、蝉退、牡蛎、生半夏、羌活、防风、连翘、苍术、香附、橘皮、五倍子、蓖麻子、川连、细辛、官桂、丁香、头发、桑枝、槐条、柳条、苍耳子、老蒜、葱白、生姜等四十七味中药经古法熬制而成。
功效:祛风散寒,舒筋活血止痛。
主治: 颈椎病,腰椎肩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筋骨扭伤、骨质增生、骨刺、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一应骨病。
用法: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本膏药直接贴于使用部位或压痛点。每贴可贴六天,最好以两贴每三天交互换贴一次,效果更好。
2.骨质增生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经验方
(1)骨质增生的早期:
中医认为多为瘀邪交结、凝而不散,治疗应化瘀驱邪、舒筋通络。可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药: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15克、生地黄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鸡血藤15克、丹参15克、威灵仙15克、地龙10克、土鳖虫5克、乌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没药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另用白花蛇2条、蝎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连服1月,病情明显好转。巩固疗效,偏肾阴虚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0克;偏肾阳虚者可服用“金匮肾气丸”,每日2次,每次10克,连服3个月。
(2)骨质增生的后期:
中医认为则多系肝肾不足、虚中夹实。不足者有阴虚、阳虚之分,夹实者有瘀结、湿热之别,病情比较复杂。阴虚者表现为口燥便坚,形瘦眩晕;阳虚者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阳痿滑泄;湿热者多有关节肿胀,关节内有积液,按之波动,屈伸不利。中医治疗以补肾软坚为主,可用下列方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0克、丹参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灵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阴虚者加知母10克,龟板、鳖甲各12克;阳虚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结者加桃仁10克、红花5克;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
骨质增生预防
目前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只能是多补充钙质。
骨质增生的预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因此骨质增生康复的方法在于运动,意义在于消除或减轻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
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作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4.减轻体重
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一般护理
骨质增生护理
好发人群
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中年人或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 常用腰部活动的重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易患此病,最常见于膝、髋、腰椎、颈椎、肘等关节。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时间长,治疗后极易复发等特点。颈椎病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其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寒。因此,要重视早期锻炼和颈椎病的预防保健,只有早发现、正确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
护理方法
情志调护
该病症是由肾气虚损、气血瘀阻、内外阴阳失调导致疼痛,活动不能自如且病情迁延反复发作,极易使患者产生焦躁情绪,丧失治愈疾病的信心,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护士接诊要热情,并让患者充分了解治疗原理和护理要点,使其能消除顾虑,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能主动配合治疗,积极增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饮食护理
中医讲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与疾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饮食失调影响人体气血生成,导致气血不足,筋骨失养。治疗期间多用活血通络热性药物。应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常食坚果,注意营养的补充,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施护注意事项
治疗室内注意保暖,在护理过程中保护好患者暴露部位,避免感受风寒。熏烤的温度以患者肌肤感受舒适为宜。特别指出,老年人皮肤敏感度降低,治疗护理时注意观察避
免烫伤。
家庭治疗法
骨质增生会摩擦相邻的骨头和神经、血管,导致发炎,并可能在神经末梢形成微小的肿瘤,使患者异常疼痛。一般来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采取手术治疗,因为骨质增生常会再生。
1、选择软底鞋
选择橡皮底的鞋子对足部较好(胜过皮制的)。穿得舒适比穿得好看重要。慢跑鞋是不错的选择。避免走在坚硬的表面上,例如水泥地、木板、或无地毯的地板。可在脚跟处加护垫,以减轻疼痛。
2、垫上泡沫软垫
软垫可减轻骨质增生对周围的压迫,可以在软垫骨刺相应的部位挖一个洞。
3、热敷
如果疼痛的比较厉害,可用亚麻仁敷袋热敷。
4、泡脚
轮流用热水及冷水泡脚,对减轻症状大有好处,用冰按摩脚底也有帮助。
5、有选择的锻炼
你可以用骑脚踏车或游泳取代走路或慢跑,既达到了锻炼的目的,又不会伤及病脚。
6、减肥
偏胖是引发骨质增生的原因之一,因此减肥也是刻不容缓。
7、应避免的食物
勿吃任何柳橙类水果,尤其是橘子、橙子。也避免糖、酒、咖啡。这些物质将阻挠复原过程,并扰乱体内的矿物质平衡。
8、补充营养素
①盐酸甜菜碱
用量依照产品标示。帮助钙质吸收。年长者较易缺乏盐酸。假使你有溃疡或严重胃灼热的病历,勿试此产品。
②钙及镁箝合剂
钙每天1500毫克,镁每天750毫克。保持钙、镁平衡将预防不正常的钙质堆积。
③蛋白质分解酵素
用量依产品标示。帮助营养的吸收及控制发炎。
④维生素C甲生物类黄酮
维生素C每天2000~4000毫克,黄酮每天100毫克。一种抗发炎剂,对胶原蛋白及结缔组织有益,帮助减轻疼痛。
⑤维生素B群添加维生素B6
每天50—100毫克。同时服用各种维生素B最能发挥其功效,维生素B6是制造盐酸所必需的。
9、天然药草
可使用山金车及洋甘菊泡脚。也可将这些药草包于布内,敷在脚上。
骨质增生饮食原则
骨质增生饮食
1、骨质增生食疗方
1)莲栗糯米糕:
【材料】糯米粉500克,莲子60克,栗子(鲜)60克,核桃60克,糖桂花15克,白砂糖50克。
【做法】1、将胡桃肉、莲子、栗子仁煮熟去皮,压烂成泥为糕粉。2、糯米粉加沸水调和均匀,将糕粉、糯米细粉与白糖拌匀。3、撒入桂花米,放入碗内,上笼蒸1~2小时至熟透,取出。
2)羊肉胡萝卜汤:
【材料】羊肉(瘦)280克,草果3克,豌豆50克,香菜10克,山药100克,胡萝卜150克,葱白10克,姜4克,黄酒10克,胡椒1克, 盐4克,醋15克。
【做法】1、将精羊肉洗净,去筋膜,切成小块。2、豌豆洗净,胡萝卜切除根,叶及尾尖,洗净,切成细丝;山药去皮刮净,切成小薄片。香菜摘去根和老叶,洗净;生姜洗净切片;葱洗净,切段;草果仁装入小纱布袋口内扎口。3、将羊肉块用沸水焯一下,以去血水和异味,放入锅内。4. 锅内加胡萝卜丝、山药片、葱白、姜片、黄酒、草果仁布袋、胡椒粉,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撇去浮沫。5、转用小火炖至羊肉酥烂,捞去葱、姜、草果仁布袋,加入豌豆煮沸。6、再加盐、香菜、醋,调味即可食用。
3)鲮鱼粉葛猪骨汤:
【材料】鲮鱼640克,葛根960克,猪脊骨480克,蜜枣20克,陈皮5克,花生油100克,盐5克。
【做法】1、鱼洗净,粉葛去皮洗净切块,猪骨洗好。蜜枣去核冲洗,陈皮浸软刮净。2、煲开水,放入粉葛、猪骨、红枣和陈皮。另用油盐将鱼煎黄,煮约1小时后放入煲中,再煮1小时便成。
4) 杜仲30克,
淫羊藿10克,威灵仙25克、牛膝20g。分别研粉,后混合拌匀,再取猪腰子(猪肾脏或羊腰子) 8--12个,破开,洗去血液,再放入药粉;摊匀后合紧,共放人碗内,加水少许,用锅装置火上久蒸。吃其猪腰子,饮其汤,每二日吃1剂,每日二次,早晚空腹,可连用2-4周(孕妇忌用)。
2、骨质增生患者吃什么食物对身体好
1)多进食高钙食品,以确保老年人骨质代谢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钙的摄取量应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即每日成分钙不少于1200毫克,故宜多食牛奶、蛋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时要补充钙剂。
2)要增加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如维生素A、B1、B6、B12、C和D等。
3)应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常食坚果,注意营养的补充。
3、骨质增生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蛋白质的摄入要有限度,食物中过高的蛋白质会促使钙从体内排出。
2)勿吃任何柳橙类水果,尤其是橘子、橙子。也避免糖、酒、咖啡。这些物质将阻挠复原过程,并扰乱体内的矿物质平衡。
3)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禁烟酒。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