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小儿心理
  • 弱智儿童 教育教学有特殊
    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2
  • 服装色彩潜移默化儿童身心
    专家通过观察试验发现,从小穿灰暗色调的小女孩,易产生懦弱、羞怯、不合九的心态,若换上桔黄和桃红的鲜亮服装后会改善女装孤僻、无靠的心理状态。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2
  • 儿童多动症在学龄前的表现
    在幼儿园有多动表现,不守规则,不能静坐,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课,学习困难,随意走动,不服管,和其他小朋友不能友好相处,不肯午睡,常被老师惩罚。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2
  • 多动症小学阶段的表现
    多动特别明显,走路不稳,狂奔乱跑,一刻不停,易摔跤;注意障碍此时已经出现,不听大人的话,难管教,注意力难以集中,东张西望,心神不宁,睡眠不安,喂食困难,乱丢玩具,虐待小动物,遗尿等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5
  • 儿童心理危机的常规保护
    危机中要尽量避免成年人的应激反应影响儿童。成年人应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自己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5
  • 儿童虐待与忽视
    尽管各国对虐待的定义不尽相同,也很难给虐待确定一个统一的定义(实际上,给虐待加上一个统一的定义也是不科学的)。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5
  • 正确看待幼儿的逆反心理
    要树立的儿童观。成人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性,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被爱、被肯定、被尊重的心理需要,因此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自尊心、需要、兴趣。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5
  • 儿童发育绘人测验
    本方法适用于5~12岁儿童,它只反映儿童的一种特殊能力。对绘人水平较高或过低的结果时应慎重分析,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对年龄者得出智商容易偏高,对年龄较长者又易偏低。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7
  • 韦克斯勒学龄儿童智力量表
    学龄儿童智力量表与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的编制原理和特点与成人韦氏智力量表相同、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两大部分。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7
  • 儿童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
    从健康的角度看,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美状态”。 ...
    小儿心理
    138 2013-02-10 16:03:57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怎样鼓励孩子说真心话
    有些家长听了漂亮的真心话,就很高兴,而听了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如果是不问清红皂白就训斥打骂孩子,恐惧会压倒他们承认错误的勇气,不敢说真心话。
    114304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4
  • 儿童情感、行为“循环环”
    有的孩子在1岁以内并无明显的阶段表现,如笔者的一位邻居家的孩子,在16个月时,突然不肯兜“尿不湿”睡觉,不肯穿新衣服,执意穿一件旧衣服,对成人的建议大发脾气,但他在此
    114303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2
  • 重视宝宝情感的潜能开发
    缺乏爱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胆小、恐惧、退缩或暴怒、逆反等消极的情绪行为。他们如果在3岁前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以后又得不到重视,那么长大后也会在性格中存留多疑、
    114302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0
  •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今,做父母的大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但在重视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而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正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14301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8
  • 花儿如此早开--儿童性早熟
    目前,青春期提前是世界性的趋势,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性早熟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多,已经成为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114300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6
  • 儿童心理危机常见表现
    面对天灾或者居丧等灾难性心理危机,要相信自己心灵再生的能力,学会把灾难当成人生的一部分。心理自救、互助的第一步是学习接纳自己。
    114299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