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弱智儿童 教育教学有特殊

小儿心理 2013-02-10 16:03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 ...

  孩子的出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谁都希望这个新的开始是美好的。然而智力落后儿童的出生却给这个美好的开始带来了阴影。

  说起智力落后儿童,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个能够指挥乐团的孩子周舟,在家庭和社会的帮助下,周舟的音乐天赋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然而,周周的成功经历毕竟是非常少见的特例,很多同样智力落后儿童的身边没有掌声,有的只是哄笑,他们有的被藏在家里,有的甚至被父母遗弃。 2002年卫生部和中国残联发布的《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其中的两个数字却让我们感到震惊:我国每年约有100万左右先天畸形或者有缺陷的婴儿出生,占全部出生人数的4%-6%。在现实社会中,我们更多关心的是如何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但是,对于那些已经带着缺陷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来说,他们需要什么?家庭和社会能够给予他们什么?作为我们工作在特殊教育战线上的教师需要做些什么?

  智力落后儿童接受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适应社会,自食其力。社会适应能力和智力有很大关系,但又不是一回事,社会适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获得。有的孩子智力虽然落后,但是经过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还是不错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家长配合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智力落后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当然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训练,是要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是把他们变成正常儿童,否则你会觉得失望、受挫。对孩子始终抱有期望,任何时候也不能说"放弃"。要有耐心,但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免得为训练达不到的目标白白浪费时间的训练,是要使他们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不是把他们变成正常儿童,否则你会觉得失望、受挫。

  我们是通过重复来学习知识的,对智力落后儿童更是如此。而且他们需要重复的次数是正常儿童的几倍或几十倍,才能使印象储存到大脑里去。常用对话时说话要伴有动作,这样使他更容易理解,能讲话的孩子要用口语回答你的问题,如发现错误,立即纠正,有时可以故意找些他会答的问题问他。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允许他们用手势,并鼓励他们发音,如果他们发音了,马上就表扬并及时强化。

  强化是指对一种行为的态度。凡是正确的行为,就用正强化,各种各样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智力落后孩子学习的强化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的时间段,学习行为的强化物有所不同,其强化效果也完全不同.对智力落后儿童来说,金钱并不能够强化他们的行为,他们对食物很有兴趣。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同学对吃就有极强的欲望,教他写字的时候他不写,我就说想不想吃糖?他说"想吃糖,我写。"在他写完后就给他一块糖吃。有许多行为都可以在食物的鼓励下让这类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或者在写完作业时,给他们画个小五星或者是一面小旗,他们为了获得五星、小旗就要努力的去完成作业。关于活动奖赏的强化物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应用较为普遍。洗手绢、擦桌子、扫地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如果做得好就用玩玩具、听故事、做游戏、打球等等来做为激励奖赏的强化物。

  凡是不正确的行为,用负强化,如摇头、皱眉、说"不对"或"错了"等方式来表示。凡是受到正强化的行为,就容易继续出现(即学会了),反之受到负强化的行为就不容易再出现,渐渐就消失了。

  不管这个儿童起点多么低,都应该尊重他现有的水平,从现有的水平教起。教学的内容首先是生活上,适应生活环境上所必须的,而不是从知识系统上看是必须的。学习的步子应适合他的水平,开始时步子要小,使他在成功的基础上前进,这样他老有一个成功的愉快感,这种愉快的情绪有利于他再学习。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我们也注意学生生活自理方面的培养,训练他们穿、脱衣服、袜子,穿鞋、系鞋带,扫地,擦黑板、摆桌子……想方设法的吸引他们、训练他们,尽可能的不让他们成为社会、家庭的负担。他们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对于殷切盼望他们成长的老师、家长都是极大的喜悦,是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因为这里面不仅有老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也包含了学生们成长的足迹。

  有人将智力落后儿童比作根系发育不好的植物和迟开的花朵,如对这些植物加以妥善的照料,给予适合生长的土壤和营养,也可能开花,只是比一般迟一些而已,事实证明人们对智力落后儿的发育潜力不可低估。只要给予适当的教育,就能使他们的智力缺陷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补偿,有的还能逐渐接近一般正常儿童的发展水平。总之,智力落后儿童更需要教育,需要特殊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训练,他们的感知、动作、记忆、思维、语言等都能有所发展,为将来走向社会生活作好必要的准备。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儿童心理危机常见表现
    面对天灾或者居丧等灾难性心理危机,要相信自己心灵再生的能力,学会把灾难当成人生的一部分。心理自救、互助的第一步是学习接纳自己。
    114299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4
  • 花儿如此早开--儿童性早熟
    目前,青春期提前是世界性的趋势,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性发育普遍提前,性早熟的发病率也显著增多,已经成为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
    114300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6
  •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今,做父母的大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但在重视开发孩子智力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而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习惯,正是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14301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4:58
  • 重视宝宝情感的潜能开发
    缺乏爱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胆小、恐惧、退缩或暴怒、逆反等消极的情绪行为。他们如果在3岁前没有解决好这一问题,以后又得不到重视,那么长大后也会在性格中存留多疑、
    114302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0
  • 儿童情感、行为“循环环”
    有的孩子在1岁以内并无明显的阶段表现,如笔者的一位邻居家的孩子,在16个月时,突然不肯兜“尿不湿”睡觉,不肯穿新衣服,执意穿一件旧衣服,对成人的建议大发脾气,但他在此
    114303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2
  • 怎样鼓励孩子说真心话
    有些家长听了漂亮的真心话,就很高兴,而听了令人伤心伤脑的真心话就会生气,特别是当孩子做错了事,做父母的如果是不问清红皂白就训斥打骂孩子,恐惧会压倒他们承认错误的勇气,不敢说真心话。
    114304次观看数 2013-02-10 16: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