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健康网7月13日合肥讯( 朱沛炎报道) 饱受长达10年心律失常之苦,每次发病都让她“心”力交瘁。最近,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55岁的患者张女士其室性早搏平均在2万次|天以上,最高甚至超过 ...
安徽健康网7月13日合肥讯( 朱沛炎报道) 饱受长达10年心律失常之苦,每次发病都让她“心”力交瘁。最近,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55岁的患者张女士其室性早搏平均在2万次|天以上,最高甚至超过6万次|每天!并频发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虽然此前曾多次求医并用药物治疗但都无明显起色。近日,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运用高科技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技术为其进行射频消融治疗,不到一个小时即帮她彻底斩断了困扰多年的“病根”。
据了解,心律失常主要是由心脏本身疾患或全身性因素及其它器官障碍等原因引起的心脏搏动发生速率变化及节律不规则,它作为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症状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心慌、头晕、胸闷、疲乏等。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轻重不一,轻者无任何不适,而严重者可产生晕厥、心源性休克,甚至心跳骤停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被称为是危害中老年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
合肥市二院心内科主任高潮介绍说:过去,治疗心律失常多采用常规心内电生理标测技术,需要将多根与心腔内膜相接触的导管电极放置在特定部位,再结合心内程序电刺激,即可对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定位。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现有的心内多电极接触式标测技术已基本能满足需要,但如遇到像发生于心房或心室、尤其是难诱发、非持续性、多源性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复杂性心律失常,传统的治疗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而心内非接触式(EnSite)标测技术是通过非接触式多电极矩阵导管记录心内点位并通过计算机处理后重新构建“虚拟的”三维心内等电位标测图,它可直观地显示出心腔内心律失常的病发点和激动顺序。确定了靶点后,采用系统相应的“导航”功能对其消融,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据悉,该标测系统在一个心动周期内采集信号,合理简化了非持续性与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标测过程,同时集可视、导航与标测为一体,具有简便、快速、精准的特点,适用于临床上任何类型的心律失常。
术后,张女士再次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结果竟未记录到一次室性早搏,折磨了她多年的“心病”终于被彻底根除了。据悉,市二院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律失常技术已达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