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健康网7月8日合肥讯(朱沛炎 报道) 暑假是孩子们休闲放松的好时机,可在孩子们疯玩期间,也是各种意外伤害频频发生的时刻。每逢寒暑假到来,省城各大医院中都会接收不少因意外伤害住院的小患者。 ...
安徽健康网7月8日合肥讯(朱沛炎 报道) 暑假是孩子们休闲放松的好时机,可在孩子们疯玩期间,也是各种意外伤害频频发生的时刻。每逢寒暑假到来,省城各大医院中都会接收不少因意外伤害住院的小患者。
6月28日至30日仅三天时间,在安徽无为、颍上、望江、淮南就连续发生了4起共15名中小学生溺亡事件,儿童暑期安全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医生建议广大家长,应高度重视孩子的暑期安全问题,及时将相关防护知识告知孩子,积极引导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小宇是名小学二年级学生,前几天刚刚放了暑假,痛痛快快地玩过几天后,想起老师布置的假期实践作业,小宇决定自己动手帮因工作忙碌,早出晚归的爸爸妈妈做一顿饭。
午觉起来,懂事的小宇不顾天气的炎热,就在厨房忙活起来,好不容易把蔬菜洗干净。她又学着爸爸妈妈炒菜的样子,倒油开火,可由于没有经验,直至油锅冒烟她才将菜倒进锅里,此时,火苗突然窜出,又高又猛,小雨顿时吓傻了眼,准备伸手去关火,可是手忙脚乱之中又不慎打翻了油锅,菜叶连同滚烫的油一起溅落在小雨的手臂上,钻心的疼痛让小雨忍不住大哭起来,这才赶紧拨打了妈妈的电话。被送到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时小雨的手臂上已经生出了几个明晃晃大水泡。
据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本荣介绍,暑假期间,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不得不选择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然而大多数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因此,暑期发生意外伤害比例呈大幅上升。儿童在吃、玩、用等方面都存在意外伤害危险因素:游泳溺水、烧烫伤、误服导致中毒、吸入异物窒息、玩耍坠楼,交通事故等都是假期中最需提防的“杀手”,因此家长此时应格外引起注意,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从日常急诊情况来看,发生跌伤的年龄层次多在10-15岁之间,其中以男生居多;而烧烫伤则以儿童和中小学生为主;误服导致食物中毒大都是学龄前的幼儿。
当意外伤害发生时,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及时减轻意外对孩子伤害呢?对此,王主任就最为常见的游泳溺水、烫伤等情况的预防和现场急救进行简单的介绍。
夏天天气炎热,游泳既可达到消暑降温的效果,又可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因此成为许多孩子乃至中青年学生较为青睐的运动方式。专家提醒,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游泳馆或游泳池,在天然水域游泳时事先一定要充分了解水情。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应避免让孩子独自到湖边、河边戏耍。下水游泳前一定要先做些热身运动,而且要确保周围还有其他人看护。如发现有人溺水后,应先让溺水者脱离水源,然后清洁口腔鼻孔等中的淤泥杂草,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有条件可进行心肺复苏、心脏按压等措施,同时拨打120,将溺水者就近送往医院救治。
假期也是少年儿童烫伤的高发季节。由于衣着单薄,皮肤暴露较多,加之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动作协调性也比较差,一旦父母的看护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导致烫伤意外。王主任建议,如果发生烫伤,家长应立即帮助孩子离开热源并仔细观察受伤处,如果没有起水泡,立即用凉水冲洗患处10—30分钟,或用冷水浸泡、敷冰块,直到没有痛感为止,并尽快送往医院治疗。同时注意不要给孩子喝水,可用淡盐水涂抹患处,以达到消炎的目的。此外,对于误食药物、宠物咬伤等情况发生时,家长在缺少急救常识的情况下应及时拨打120救助电话,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医,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