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严防死守让宝宝远离流脑

小儿尿道感染 2011-03-11 15:2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流脑患儿表现出的具体症状 在冬春季节,由于儿童的室内活动明显多于户外运动,因此,大人与之间接触更加频繁密切。同时受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孳生,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 ...


  流脑患儿表现出的具体症状

  在冬春季节,由于儿童的室内活动明显多于户外运动,因此,大人与之间接触更加频繁密切。同时受气候寒冷、干燥或忽冷忽热的影响,一些病原菌孳生,从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使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从而形成了感染流脑的诱因。

  流脑的感染起自鼻咽部,然后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最终达到脑膜或身体其他部分,产生炎性损害。因此经过2-3天的潜伏期后,会产生如下症状:

  最初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多数小儿无明显症状,一部分病人有咽痛、鼻咽粘膜充血及分泌物增多,可以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体炎。随之病人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头痛、呕吐反复发作,呕吐呈喷射状。

  早期皮肤表现出的症状

  可见出血点或瘀斑,起病之后有时唇周出现疱疹,亦可见于口腔内、耳、胸、四肢、生殖器及臀部等处。

  实验室化验和脑膜炎症状

  化验血常规,白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增高,严重时出现脑膜刺激症,1-2日内发展为脑膜炎。这时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繁的呕吐,患儿烦躁不安,睡中尖声喊叫或嗜睡,神志恍惚,往往伴有惊厥,甚至出现昏迷。

  另外,暴发流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如果抢救不及时,往往造成死亡。还有一种轻型流脑,较多见流行后期,起病较缓,病势亦轻,发热不高,神志清楚,亦无瘀斑,仅为鼻咽炎症状,有少量小的出血点。

  亲密接触是流脑重要传播途径

  病人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已具有传染性,因此应该早期隔离病人。带菌者分为恢复期带菌和健康带菌:

  恢复期带菌者

  大部分为病人,病后鼻咽部排菌不超过三周,约有10%一20%的病人临床症状消失后仍排菌,极少数病人排菌可达数月。

  健康带菌者

  他们是最重要的传染源,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因为无临床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将飞沫进入空气传播。

  另外,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对2岁以下婴儿来说,很容易被传染。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彻底治疗流脑,病人终身免疫

  早期、全程、足量地使用抗菌素是治疗流脑的关键。

  流脑的几种治疗方法:

  普通治疗方法

  静脉输液,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

  抗菌治疗方法

  青霉素做静脉持续滴注,疗程5-7日;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氯霉素,口服、肌注或静点,疗程5-7日,也可用复方新诺明。

  暴发型流脑的治疗

  除抗生素治疗外,应积极抗休克,消除脑水肿,防止脑疝,防止呼吸衰竭。

  流脑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一般死亡病例多为暴发型,短期内死于严重休克或脑疝。普通型病儿早期采用适应药物能够彻底治疗,并发症和后遗症很少见。对不典型病例或诊断不及时,又延误了正确治疗,易发生后遗症。因此小儿患流脑后,一定要彻底治疗。一旦患病后可获得巩固的免疫力,很少再感染此病。

  让宝宝远离流脑,预防是关键

  脑膜炎双球菌在一般环境中很容易死亡,利用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消毒剂的作用都可以将其杀灭;

  冬春季节应勤换衣被,经常开窗通风;

  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玩耍,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戴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幼儿园、学校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可用0。3%的呋喃西林或2-3%的黄链素溶液滴鼻、喷喉,每天2次,连用3天。中草药用藿香、佩兰、板蓝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一旦发现流脑病人要立即隔离治疗;

  流脑菌苗保护率为80%以上,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注射吸附流脑菌苗。菌苗应用于6个月—15岁儿童,初免年龄从6月龄开始,6—12月龄婴儿用30mg剂量,初免2针,间隔3个月,在2、4、7、10岁龄时用此剂量各复注射一针,初免及复种均于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泌尿系感染和肾盂肾炎
    泌尿系感染是上下泌尿道感染的统称。下尿道感染有尿道炎、膀胱炎;上尿道感染有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期。急性期若不积极治疗易成慢性,而中年以上尿毒症患者中患慢性肾盂肾炎者占1/
    74945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3
  • 怎样防治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炎等病症。女孩发病多于男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解剖生理特点而决定,如女孩尿道较短,约1-2厘米;尿道口距肛门颇近,小儿又喜欢坐在地面玩耍,再加此期间穿开裆裤,
    74946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症状] 病程在六个月以内的尿路感染称为急性尿路感染,尿感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各年龄段的临床表现为: 一、新生儿期:以全身症状为主,有发热,面色苍白,吃奶
    74947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泌尿系统感染病因
    [病因] 小儿易发生尿感的生理原因:婴幼儿经常使用尿布或穿开裆裤,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加上局部防御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是如此,小婴儿机体抗菌能力差,易患菌
    74948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泌尿系感染的急救
    非特异性尿路感染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部位感染的总称,其中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最为常见。膀胱和肾脏感染常同时或先后并存,因为细菌可从膀胱感染灶逆行蔓延至肾脏,肾脏感染灶中的细菌也可
    74949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变化莫测小儿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尿路是指尿排出的通道,上有肾脏(包括肾盂、肾 盏、肾实质),下有膀胱、尿道,中间由输尿管相连。 由于小儿尿感很少局限于上述某一部位,有时难以分辨,所以常统称为尿路感染
    74950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