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泌尿系感染和肾盂肾炎

小儿尿道感染 2011-03-06 08:58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泌尿系感染是上下泌尿道感染的统称。下尿道感染有尿道炎、膀胱炎;上尿道感染有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期。急性期若不积极治疗易成慢性,而中年以上尿毒症患者中患慢性肾盂肾炎者占1/ ...


      泌尿系感染是上下泌尿道感染的统称。下尿道感染有尿道炎、膀胱炎;上尿道感染有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期。急性期若不积极治疗易成慢性,而中年以上尿毒症患者中患慢性肾盂肾炎者占1/3。以下主要介绍肾盂肾炎的诊治。

      肾盂肾炎的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致病菌可通过以下四种途径:①沿尿道上升经膀胱、输尿管至肾盂和间质而引起感染,女性尿道短易发病,2岁以下用尿布的婴儿发病率更高。②淋巴系统感染。③血行性感染。④直接感染肾组织诱发本病。

      正常膀胱粘膜有一定的抑菌能力,仅细菌侵入尿道不一定致病。但若有下列诱发因素时则易患病: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梗阴,如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②泌尿系畸形。③机体抵抗力下降,如糖尿病和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者。④尿道及邻近组织的操作和炎症,如导尿等。

      [诊断要点]

      1、急性肾盂肾炎,育龄妇女最多见,起病急骤,表现如下:

      (1)高热寒战,体温多在38~39°之间;

      (2)腰痛,小腹酸痛,体检时在上输尿管点或肋腰点有压痛,肾区叩痛阳性;

      (3)儿童患者的症状不明显,起病时除高热等症状外常有惊厥、抽搐发作。

      2、慢性肾盂肾炎症状较轻,可由于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发展而成:

      (1)疲乏,轻度厌食,低热。

      (2)腰部酸痛,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出现。

      (3)晚期肾功能受损,夜尿多、尿比重低、二氧化碳结合力低、尿素氮高、贫血等。

      3、其他检查:

      (1)急性期白细胞数一般升高到1~2万,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繁荣昌盛高。

      (2)尿常规检查简便易行,有诊断意义。尿中有白细胞每个高倍视野大于5个或成堆出现,白细胞管型提示肾内的炎症或化脓,尿蛋白从微量到中等量。

      (3)尿细菌学检查:清洁中段尿培养,清晨第一次尿的阳性率最高;菌落计数>105/ml为阳性。

      (4)X线检查:急性者无需作,慢性患者应视需要作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发现有无结石、梗阻等;此外,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肾盂可有轻度扩张或呈杵状及畸形,以此可比其他肾脏病鉴别。

      4、鉴别诊断:

      (1)肾结核起病缓,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差,尿结核菌检查可确诊。

      (2)慢性下尿路感染,可有尿频、尿急、尿痛或膀胱区压痛的症状,尿检可有菌尿和尿中白细胞增多,但无发热、腰痛、上输尿管点压痛及肾区叩痛,两者有时鉴别困难。

      (3)慢性肾小球肾炎,本病有浮肿、大量蛋白尿鉴别不难,尿蛋白量大于3g/日,则多属肾小球病变。

      (4)尿道综合征,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尿菌培养阴性或菌落数<104/ml。男性由于前列腺炎引起,女性可由于尿道旁腺炎引起。其诱因为受冷、性生活、洗浴或避孕措施不当等。去除上述诱因后,尿路剌激症状消失。

      [治疗]

      最好在治疗前作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和药敏试验。抗生素使用应合理,用量足、疗程够;切忌滥用、随意停药。

      1、急性肾盂肾炎:

      (1)门诊患者可先从口服药开始,选用对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的药物如吡哌酸0.5g,每日3~4次;氟哌酸0.2g,每日3次;肾功能正常者可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万单位,每日两次,但必须注意耳毒性和肾毒性。

      (2)住院患者或病情急重者宜静脉输注头孢二代或三代抗菌素。

      (3)如用药得当,24小时内症状改善,若48小时不改善应换药,一般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

      (4)用药至症状消失、尿检正常3~7天后停药。

      2、慢性肾盂肾炎:

      (1)原则是联合用药,分组轮替,长期维持。将敏感药物分组,如呋喃坦叮加氟哌酸。

      (2)如已有肾功能减退,使用有肾毒性的药物时应注意肾功能的变化,最好慎用。

      (3)注意尿液pH对抗菌素的作用。尿酸化后呋喃坦叮、氨苄青霉素药效增强;碱化后氨基甙类,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头孢类效果增强。

      [预防与保健]

      1、下尿路感染上行导致肾盂肾炎者不少见,预防下尿路感染很重要。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清洗外阴,换洗内衣应从小作起,外阴清洗仅为温开水即可,尽量不要长期用高锰酸钾或其他消毒剂冲洗外阴。

      (2)婴幼儿要勤换尿布,大便后最好冲洗外阴,应从前向后冲洗或擦试。

      (3)已婚女性注意房事清洁,事后排尿以冲洗尿道,反复尿路感染者可口服呋喃坦叮以防发作。

      (4)妇女月经期和妊娠期更应注意多饮水、勤排尿,一定不要憋尿。

      2、增强体制,提高机体防御能力。

      3、积极治疗和消除各种诱因。男性尿路感染往往是尿路梗阻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一些男性病人对此常不重视或不愿提及而造成病情发展累及肾脏。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变化莫测小儿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简称尿感。尿路是指尿排出的通道,上有肾脏(包括肾盂、肾 盏、肾实质),下有膀胱、尿道,中间由输尿管相连。 由于小儿尿感很少局限于上述某一部位,有时难以分辨,所以常统称为尿路感染
    74950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泌尿系感染的急救
    非特异性尿路感染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部位感染的总称,其中以膀胱炎和肾盂肾炎最为常见。膀胱和肾脏感染常同时或先后并存,因为细菌可从膀胱感染灶逆行蔓延至肾脏,肾脏感染灶中的细菌也可
    74949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泌尿系统感染病因
    [病因] 小儿易发生尿感的生理原因:婴幼儿经常使用尿布或穿开裆裤,尿道口常受粪便和其它不洁物的污染,加上局部防御能力差,易引起上行感染,女孩尿道短,更是如此,小婴儿机体抗菌能力差,易患菌
    74948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症状] 病程在六个月以内的尿路感染称为急性尿路感染,尿感症状因年龄及感染累及部位而异年龄越小全身症状越明显,各年龄段的临床表现为: 一、新生儿期:以全身症状为主,有发热,面色苍白,吃奶
    74947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怎样防治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主要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炎等病症。女孩发病多于男孩,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解剖生理特点而决定,如女孩尿道较短,约1-2厘米;尿道口距肛门颇近,小儿又喜欢坐在地面玩耍,再加此期间穿开裆裤,
    74946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4
  • 泌尿系感染和肾盂肾炎
    泌尿系感染是上下泌尿道感染的统称。下尿道感染有尿道炎、膀胱炎;上尿道感染有输尿管炎、肾盂肾炎。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二期。急性期若不积极治疗易成慢性,而中年以上尿毒症患者中患慢性肾盂肾炎者占1/
    74945次观看数 2011-03-06 08:5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