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儿童房性心动过速电生理机制及射频消融治疗

心肌病 2011-03-11 11:21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房性心动过速时心房激动以高位右心房A波最早,用2根大头导管轮流在右心房侧壁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60 ms的高频低振幅碎裂电位。从 临床资料 患儿女性,10岁,心动过速史3年。入院前心动过 ...

房性心动过速时心房激动以高位右心房A波最早,用2根大头导管轮流在右心房侧壁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60 ms的高频低振幅碎裂电位。从

  临床资料 患儿女性,10岁,心动过速史3年。入院前心动过速持续约3个月。入院后常规体检,心率100~160次/min,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增大。入院诊断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曾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莫雷西嗪、美托洛尔、胺碘酮等,用量不详),治疗无效。于1996年6月29日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局部麻醉后经股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4根电极导管分别至高位右心房、希氏束、右心室及冠状静脉窦。电生理检查明确为房性心动过速后,经右侧股静脉送入2根8 F Braided 4 mm大头导管到右心房,右前斜位30°透视下,心动过速时在右心房内标测到最早心房激动点,在心动过速时放电,输出功率10~20 W。放电时出现窦性心律认为是有效放电,巩固放电104 s。成功标准:放电后10 s内心动过速终止;静脉点滴异丙肾上腺素前、后,重复消融前的诱发房性心动过速程序,在右心房2~3个部位进行刺激不能诱发房性心动过速。

  结果 房性心动过速时心房激动以高位右心房A波最早,用2根大头导管轮流在右心房侧壁标测到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60 ms的高频低振幅碎裂电位。从10 W、15 W开始,反复6次放电,每次都有一过性窦性心律,但马上又变成房性心动过速,最后1次,大头导管刚贴上去稍用力,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立即变慢,用20 W放电,2 s后变成窦性心律,巩固放电104 s,房性心动过速不再发作。随访2年,房性心动过速未发作,2年后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心腔恢复正常大小。

  讨论 房性心动过速较为少见,但是需要与下列心动过速进行鉴别诊断:①隐匿性慢旁路所致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时存在室房1∶1传导,给予RS2刺激,AA间期有变化;而房性心动过速AA间期无变化;②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快-慢型,心动过速时,三磷酸腺苷可终止心动过速;而房性心动过速不受其影响;③隐匿性房室旁路所致心动过速,易与右心房间隔下部房性心动过速相混。心动过速时,心室程序刺激,室房传导固定,无递减现象;而房性心动过速给予频率递增性刺激后,出现房室干扰性脱节。

  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的电生理机制主要有自律性增高和折返两种。但是射频消融成功与否与发生机制无关,不必刻意区别。成功的关键在于标测到房性心动过速的起源点。对两种机制房性心动过速均可用激动标测(在房性心动过速时记录到较体表心电图P′波提前30 ms以上的高频低振幅的局部激动电位)。折返机制结合拖带和隐匿拖带,自律性增高机制结合起搏标测。有学者报道在激动标测时,大头导管局部加压,如机械力能终止房性心动过速为靶点,此法特异性高。本文成功靶点在大头导管稍用力,房性心动过速的频率一下变慢,在此点放电消融成功。本病例儿童开始用10 W放电时,即感到胸痛,哭闹不能耐受,每次放电都有一过性窦性心律,但马上又出现房性心动过速。分析如放电瓦数稍大,也可能早就成功。但是由于儿童右房壁薄,瓦数大易穿孔。因此对于儿童房性心动过速进行射频消融时,还是从小瓦数开始放电比较安全,然后逐步递增放电瓦数,这样既可以提高对于儿童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又可以避免右心房壁穿孔的并发症。从小瓦数开始放电,是儿童射频消融成功所必需的,也是儿童心腔解剖特点所要求。

  本病例还显示,心动过速所致心室扩大,只要射频消融成功,心动过速终止,并不再复发,心室腔大小还能恢复正常。因此对于一些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所致的心室扩大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应尽早射频消融终止心动过速,使其心室腔恢复正常大小。

(实习编辑:吴伟棋)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心肌肥厚糜酶“作祟”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生化研究室陈兰英教授率领课题组,利用10年完成的“从糜酶和肾素的转基因研究中探索RAS在心肌重塑中的作用”课题,在国际上首次从体内证实了人的糜酶在心脏重塑中起重要作用,从而为进
    76458次观看数 2011-03-06 15:05:36
  • 治疗心肌损伤有了新思路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重庆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传出喜讯:由迟路湘博士、杨宗城教授等牵头开展的烧伤早期心肌结构损伤对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取得突破,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历时4年,
    76459次观看数 2011-03-06 15:05:36
  • 心肌炎的病因症状?怎么预防?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专家介绍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144049次观看数 2013-05-09 10:33:58
  • 感冒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人感冒时,抵抗力急剧下降,病毒会趁机通过呼吸道大肆侵袭心脏等身体重要器官,使心肌受损,发生心肌炎等。重症心肌炎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死亡率甚至可达到70%~80%。
    145279次观看数 2013-07-03 13:54:43
  • 清晨: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在最近国家公布的各类医保都必须覆盖的6种最严重的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紧随肿瘤之后,名列第二。“脱贫致富三五年,一场大病回从前”,正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真实写照。
    146059次观看数 2013-08-17 16:28:57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
    早期的ISAR-COOL试验对比研究了410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早期PCI(6h,中位数2.4h)和近期PCI(3-5d,中位数84h)的临床疗效。30天随访结果显示,早期PCI明显降低ACS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5.9%VS11.6%,P=0.04)。
    146316次观看数 2013-08-23 14: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