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急性蜂窝织炎

毛囊炎 2011-03-10 17:27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所致,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1)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产气杆菌引起的感 ...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所致,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1)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产气杆菌引起的感染还可有捻发音,甚至出现蜂窝组织和筋膜坏死。

  全身症状常伴有畏寒、发热、乏力等表现。深部蜂窝织炎,可出现寒颤、高热、谵妄等。口底、颌下和颈部蜂窝织炎可发生喉头水肿;压迫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2)实验室检查

  ①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多。

  ②脓液细菌培养:可培养出致病菌。

  (3)治疗

  西医治疗

  ①局部治疗:可用50%硫酸镁溶液外敷。

  (2)药物治疗:轻症病人可口服磺胺药或抗生素。重症病人可肌注或静脉注射青霉素等抗生素。

  (3)手术治疗:对已形成脓肿者,应作广泛的多处切开引流术。对口底或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出现呼吸困难时,应立即作气管切开。

  中医治疗

  鲜白菊花500克(连根叶).鲜蒲公英60克,白酒50克,将药捣烂后挤自然汁,热酒冲服,药渣外敷患处。

  (4)护理

  对急性蜂窝织炎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加强营养。口底或颌下的急性蜂窝织炎,应少说话,必要时禁食。对肢体的病变应抬高患肢,以减轻局部的肿胀和疼痛。

  (5)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应行清刨处理,防止感染的发生。对身体已有的感染灶应加强治疗,防止感染的扩散。在注射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毛囊炎不可小觑
    人体表面,除了掌跖和一些粘膜周围的皮肤外,其它皮肤都有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毛,在每一根毛的皮内部分都有一个毛囊。如果毛囊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面出现红色丘疹、脓疱就叫毛囊炎。
    84103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概述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皰样损害。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 2.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 3.皮损表现为
    84104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疖肿家庭治疗措施简介
    疖 肿 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空气或食物过敏、生活压力、卫生不良、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药物、吃过多垃圾食物、伤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状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观,有时还会留下疤痕,偶尔甚至有危险
    84105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疖,痈,急性蜂窝织炎
    疖、痈、急性蜂窝织炎都属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疖是一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感染;痈是多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感染或多个疖融合而成,中医称为“对口疮”、“搭背”;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
    84106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疖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疖 疖是发生于皮肤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通常为金黄葡萄球菌,好发于头、面、颈、腋下、臀部等皮脂腺丰富易于受到摩擦的部位。
    84107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所致,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1)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产气杆菌引起的感
    84108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