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头皮马拉色菌毛囊炎的诊断(附1例报告)

毛囊炎 2011-03-10 17:24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lupus miliarisdisseminatus faciei,LMDF)是一种少见病,而且易于和酒渣样皮炎、毛囊虫皮炎等疾病相混淆,诊断较为困难。 ...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 lupus miliarisdisseminatus faciei,LMDF)是一种少见病,而且易于和酒渣样皮炎、毛囊虫皮炎等疾病相混淆,诊断较为困难。我科1999年1月~2004年3月,共诊治36例本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1.1 一般资料:36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10~65岁,平均32.8岁,其中50岁以上的有4例,15岁以下的有1例。病期1~36个月,平均7.08月,发病季节无规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皮疹多发生在面中部,延及全面部的30例,仅局限在眼周的6例。1例患者肩部可见皮疹。18例患者自觉轻度瘙痒,其他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1例患者面部结节可自行破溃,而表面覆以痂皮。36例患者均否认结核病史或结核接触史。由于条件限制,12例患者做了结核菌素试验,其中1例为可疑阳

  性,余阴性。胸透均未见异常。

  1.2 组织病理结果:常规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入选的36例LMDF患者皮损中均可见到真皮浅层有轻中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及散在的中性粒细胞。根据病理表现可分为同时存在上皮样肉芽肿及干酪样坏死者16例(44.44%)(图1);可见有上皮样肉芽肿但未见到有干酪样坏死者17例(47.22%)(图2);有上皮样肉芽肿并发有脓肿者2例(5.56%)(图3),而且脓肿周围也可见中性粒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只见到真皮浅层有单一核细胞浸润,无其他特征性

  2 讨  论

  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又称颜面粟粒性狼疮,多发于成年人面部。从我们搜集的病例来看本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较少累及老年人。而儿童发病极其罕见,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但是我们在2001年诊治了1例10岁儿童患者。本病皮损以暗红色结节为基本损害,对称发生于颜面部,以下眼睑、颊部、鼻两侧为著。有报道[1]少数病例偶可发生于颈肩及四肢等处。本文36例LMDF患者中有1例可见肩部有散在皮疹,与其报道相符。结节略高出于皮面而形成半球形或略呈扁平,淡红色或红褐色,质柔软,表面光滑,一般无任何自觉症状[2]。但是本文36例LMDF患者中有50 %自觉瘙痒。本病病程慢性,有的数月至数年可逐渐消失,愈后常留有萎缩性瘢痕。临床上无有效治疗方法,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影响。多年来有关LMD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存在争论。由于最初认为所有的LMDF病理改变均呈现干酪样坏死的特征,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血行播散的皮肤结核,是寻常性狼疮的变形或结核疹。但是后来发现,并不是所有的LMDF都伴有干酪样坏死。Darouti[3]研究了LMDF的早期、中期和晚期的皮损组织病理表现,发现早期皮损主要是淋巴细胞浸润,伴有少量的组织细胞,偶见神经纤维细胞;中期皮损伴有干酪样坏死占20 %;晚期主要表现为表皮变薄,纤维变性。这与Shitara[4]和Muraki[5]的报道基本一致。而我们发现的干酪样坏死在病理表现中所占的比例稍高,这可能与我们所取得标本均为急性期皮损和样本量的大小有关。同时,在36例LMDF患者中,均无结核病史或其他结核表现。辅助检查胸透均未见异常。12例LMDF患者的结核菌素试验,仅有1例为可疑阳性,余阴性。因此从病史和临床表现来看不支持结核杆菌感染的病因学说。近年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应用PCR法检测本病皮损蜡块中的结核杆菌DNA,结果阳性率低或未检测到[1,6,7]。但是顾元[8]等在皮损分泌物中检测到的结核杆菌DNA阳性率较高。因此,LMDF是否由结核杆菌引起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表现者1例(2.78%)。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毛囊炎不可小觑
    人体表面,除了掌跖和一些粘膜周围的皮肤外,其它皮肤都有或长或短,或粗或细的毛,在每一根毛的皮内部分都有一个毛囊。如果毛囊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表面出现红色丘疹、脓疱就叫毛囊炎。
    84103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概述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或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改变,其皮损特征表现为圆顶状毛囊性丘疹或脓皰样损害。 临床表现 1.青壮年多见; 2.皮损好发于胸背和上臂; 3.皮损表现为
    84104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疖肿家庭治疗措施简介
    疖 肿 疖肿可能由细菌感染、空气或食物过敏、生活压力、卫生不良、生病、抵抗力差、某些药物、吃过多垃圾食物、伤口感染、血液中毒,或甲状腺毛病等因素引起。它既痛且不雅观,有时还会留下疤痕,偶尔甚至有危险
    84105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疖,痈,急性蜂窝织炎
    疖、痈、急性蜂窝织炎都属软组织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疖是一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感染;痈是多个毛囊及其皮脂腺或汗腺感染或多个疖融合而成,中医称为“对口疮”、“搭背”;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
    84106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疖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疖 疖是发生于皮肤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周围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通常为金黄葡萄球菌,好发于头、面、颈、腋下、臀部等皮脂腺丰富易于受到摩擦的部位。
    84107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
  • 急性蜂窝织炎
    急性蜂窝织炎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所致,也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或经淋巴、血液传播而发生。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1)临床表现 局部症状表现为红、肿、热、痛。产气杆菌引起的感
    84108次观看数 2011-03-10 17: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