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未婚女乳腺炎新宠?

乳腺炎 2011-03-10 13:39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近年来,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半数为未婚未育女性。 未婚未育女性成非哺乳期乳腺炎“新宠”,非哺乳期乳腺炎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50%患者为未婚未 ...

  近年来,非哺乳期乳腺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半数为未婚未育女性。

  未婚未育女性成非哺乳期乳腺炎“新宠”,非哺乳期乳腺炎在临床上非常容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50%患者为未婚未育女孩

  临床发现,以前患乳腺炎的基本都是哺乳期妇女,现在情况大为改观,非哺乳期乳腺炎这种较“冷僻”的病发病人群已经逐渐超过了哺乳期乳腺炎。近年来,随着孕期和产褥期卫生知识的普及,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病率已呈下降趋势,而非哺乳期乳腺炎则呈上升趋势。

  本病发病高峰年龄在20岁~40岁,但50%以上的患者为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因为人的各个生理时期均可发生乳腺炎症,所以非哺乳期乳腺炎囊括了婴儿期、青春期、绝经期和老年期,而婴儿期及青春期的乳腺炎常是体内激素失衡引起的。“我们一般所指的非哺乳期乳腺炎主要是指成人非哺乳期的乳腺炎,出现乳房肿胀、隐痛或出现结节,是一种非细菌性、有自愈过程的炎症表现。

  根据临床表现,此病可分为三种临床类型:

  急性乳房脓肿型:患者突然出现乳房痛及脓肿形成,部分病例脓肿可自行穿破、流脓。局部表现剧烈、急骤,但全身炎症反应较轻,中度发热或不发热。少数病例白细胞增多不明显。

  乳房肿块型:逐渐出现乳房肿块,微痛或无痛,皮肤无红肿,肿块边界尚清楚,无发热史。此型常被误诊为乳腺癌。

  慢性瘘管型:常有乳房反复炎症及疼痛史,部分病例可有手术引流史。瘘管可与乳头附近的输入管相通,经久不愈,严重者多发瘘管及乳房变形,且常有反复流脓及乳房内或在瘘管周围出现炎性肿块。

  非哺乳期乳腺炎易被误诊为乳腺癌

  此病易反复发作,一时溃烂一时又可能痊愈,进而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由于其发病隐匿且反复发作,诊断困难大,尤其难以与乳腺恶性肿块区别。如治疗不当,此病甚至可能长期不愈。

  临床上,不少患者患有非哺乳期乳腺炎后竟被医生诊断为乳腺癌,有的甚至遭遇“肿瘤切除手术”的待遇。二者外部触摸都可能摸到肿块,它不同于一般炎症的“红热肿痛”四大特征,虽然伴有疼痛,但却不会出现皮肤变红,这也是它迷惑人们认为不是炎症是肿瘤的一大因素。

  凡青、中年女性在非哺乳期出现乳房急性脓肿、炎性肿块及慢性反复发作的瘘管,经久不愈,很可能为非哺乳期乳腺炎作祟,如果使用消炎药一周后,肿物会缩小1/3以上,基本可以排除乳腺癌可能,因为肿瘤不可能通过消炎药治疗就如此变化。据介绍,乳腺癌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病程呈进展性、肿块坚实、边界不清,常有皮肤粘连及乳头内陷,易有腋淋巴结转移,肿块局部皮肤无红肿及疼痛,不发生脓肿。以上特征常可用于二者鉴别。但个别病例,仍需依赖病理切片作最后确诊。目前,对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常用诊断手段包括B超检查、细针穿刺活检和病理检查。

  不同类型治疗迥然不同

  这种病的病原诊断一直不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乳腺导管扩张 在正常状态下,仅仅是人体乳腺导管开口处覆盖鳞状上皮,如果导管扩张,鳞状上皮甚至可能覆盖导管内壁,其角化碎屑和脂质分泌物阻塞管腔从而刺激管壁产生炎症反应。

  乳头内陷或畸形 因导管开口的异常、狭长或扩张,继发炎症感染。

  另外,外伤性脂肪坏死也是原因之一。而目前研究认为,厌氧菌的特殊感染可能也是重要病因之一。研究表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乳管内存在大量的致病菌,而且厌氧菌是需氧菌的两倍,以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由多种菌共同致病。

  不同原因引起的非哺乳期乳腺炎在治疗上也迥然不同:

  急性脓肿型:应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进行脓肿引流术。术中如见扩张的导管内有脓液流出,应作适度搔刮,刮除病变的导管。单纯切开引流易复发。

  炎性肿块型:只要炎症局部良好,即使有中央脓肿形成,还是应力争早日切除肿块及周围的扩张导管。

  慢性瘘管型:可作瘘管切开,扩大引流,或彻底切除瘘管及周围炎症组织和扩张的导管。尽量保留乳房。当久治不愈的瘘管伴乳房严重变形者,可以考虑作皮下乳房切除术或全乳切除术。部分年轻患者可同期或择期作乳房再造术。

黑名单 女人肚子痛疑凶 使阴道更“紧缩”的N个秘诀 无痛人流手术全程实录 性交后肚子痛 谁在捣鬼? 拒绝干涩 阴道保湿秘籍 避孕终极神话 自然避孕法 上环避孕竟危机四伏 看白带 辨识妇科病 秋天 正是精子最猛时 怎样“做”才能绕过不孕雷区

(责任编辑:王杨)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急性乳腺炎与晚期乳腺癌的鉴别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病症,一般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多见于初产妇的哺乳期。细菌可自乳头破损或皲裂处侵入,亦可直接侵入乳管,进而扩散至乳腺实质。一般来讲,急性乳
    82371次观看数 2025-04-06 09:52:12
  • 乳腺自我检查
    从坐位开始。任何乳头内翻、皮肤凹陷、结构形状异样都是乳房深处癌的线索。如果病人双手在头上拍掌来收缩胸肌就会出现上述迹象。妇女处于坐位时,便于检查锁骨上、下和腋下淋巴结,最后还需坐着进行触诊,要用并
    82372次观看数 2011-03-10 13:41:33
  • 乳腺检查哪种方法最好
    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检查有几种方法。 一个就是X线的照相当然这种照相,美国癌症协会曾经提出来了,对于35到40岁的可以做一次照相,就是以后有个对比,拿它一个资料。 0到49岁这段每一到
    82373次观看数 2011-03-10 13:41:33
  • 急性乳腺炎的分期症状
    早期: 急性乳腺炎在开始时患者乳房胀满,疼痛,哺乳时更甚、乳汁分泌不畅,乳房肿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或伴有全身不适,食欲欠佳,胸闷烦躁等。 化脓期: 局部乳房变硬,肿块逐渐
    82374次观看数 2011-03-10 13:41:33
  • 急性乳腺炎发病“三步曲”
    急性乳腺炎有三个发病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济南妇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称之为急性乳腺炎的发病“三步曲”。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初起 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
    82375次观看数 2011-03-10 13:41:33
  • 最全乳房自查步骤全示范
    乳腺癌的危险征兆包括以下几点: 整个月经期出现乳房肿块及乳房附近或腋下的淋巴结增大 感到豌豆大小的团块或肿块 乳房大小、形状或颜色发生变化 乳头流出血性液或透明状液体 乳
    82376次观看数 2011-03-10 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