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例口腔矫正患者,男性16例,女性24例,15岁以下19例,15~25岁13例,25~40岁8例。 ...
材料及方法
材料
40例口腔矫正患者,男性16例,女性24例,15岁以下19例,15~25岁13例,25~40岁8例。北京万东300mA遥控透视诊断机,10×12感蓝高速增感屏,10×12富士相片。
方法
患者侧坐于立式诊断床前,挺胸抬头,双上肢自然下垂,一侧身体贴近床板。头颅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瞳间线与台面垂直,头颅摆成侧位。牙齿完全咬合。中心线对准下颌角上1cm,使用10×12片,片盒竖放。投照时患者尽可能处于稳定状态,待双下颌角位置调整到重合时曝光,摄影条件72kV,300mA,0.08s。
结果
用口腔矫正头颅侧位透视投照技术共投照40例。第一次投照达到诊断要求的甲级片为36例,占90%。其余4例经第二次投照全部合格,其中第一次投照有2例存在运动伪影,占5%;1例投照中心点选择不良,占2.5%;1例对比度及灰雾度不佳,占2.5%。
讨论
我们实践的口腔颌面头颅侧位透视投照技术,可以在现有条件下摄出较高质量的头颅侧位测量片。经临床实践,按投照要点进行操作,优良片率很高,可以满足测量诊断需要。
口腔矫正头颅侧位透视投照技术要点讨论如下:①采用坐位投照。坐位优于常规头颅侧位投照。主要是因为常规头颅侧位对位置精度要求不高,摆位时投照方向上很容易出现角度偏差,尤其是不能摆脱头足向的倾角,很难使两侧五官解剖结构重叠显像,会在图像上形成较大的位移,造成测量误差。②中心线选择下颌角上1cm,是基于口腔科要求,矫正需要标准的面颅影像,对准下颌骨角上1cm垂直投照可以使咬合面结构及双下颌骨支、外耳孔等测量标记点重叠成像,减少角度偏差,有利于提高测量准确度。③使用10×12片盒竖放。可以包括额顶、下颌骨、枕骨粗隆、颈4等测量需标记的解剖结构。④体位要稳定。患者头颅没有固定,所以人工选择中心点会出现不准确情况,本组病例投照中心点不良的占2.5%,操作中需要医嘱患者保持稳定状态,待双下颌角位置调整到重合时曝光。⑤曝光时间要短。减少移动伪影是本投照重点,本组病例反映第一次投照存在运动伪影的占5%,所以摄影技术上采取短时曝光,避免得到模糊影像。⑥标记放大率。任何投照办法都存在一定放大率,所以每位患者检查后,需要测量焦片距/物片距,提供放大率给临床医师,以便得到更精确的测量值。
头颅侧位投照在口腔矫正检查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用于口腔正畸的治疗观察和X线头影测量。专科医院一般使用配备头颅固位装置的曲面断层X线机来投照,成本过高,操作复杂,传统头颅侧位投照技术精度又不合要求。而实践证明本办法对设备要求低,成本低廉,投照效果好,精度高,满足一般口腔科诊断测量需要,可以在基层医院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