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进展

小儿病毒感染 2011-03-06 09:0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综合治疗措施。一般治疗包括:①休息患心肌炎后心肌有弥漫性病变,尤其左心室,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助于心肌内炎症的吸收,病变细胞得到 ...


  目前病毒性心肌炎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靠综合治疗措施。一般治疗包括:①休息患心肌炎后心肌有弥漫性病变,尤其左心室,卧床休息可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助于心肌内炎症的吸收,病变细胞得到修复。卧床休息时间视病情轻重而定,一般急性期休息2--3个月,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如果有心脏扩大或伴有心力衰竭,则应卧床休息到心脏缩小至正常大小,心功能恢复至正常稳定后,开始下床轻微活动,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渐渐增加活动。②饮食宜给富有维生素和蛋白质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③镇静吸氧对哭闹,烦躁不安者应用镇静剂,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心肌细胞赋活类药物的综合治疗,急性期可静脉注射维生素C、二磷酸果糖。口服辅酶Q10,肌苷,维生素C,维生素E,VitBC0等。④抗感染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要积极控制已有的感染,及避免再次受病毒或细菌感染,使病情加重。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反复呼吸道感染,可选用胸腺肽,转移因子,及中药等药物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以轻中型多见,重型较少,经长期随诊结果,绝大多数痊愈,少数迁延,极少数死亡。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1)治疗不够及时轻型心肌炎早期,临床症状多较轻,仅心电图有异常改变,X线及超声心动图结果异常的少见,不易被家长发现,临床医生也可能忽视而漏诊,未能及时休息治疗,致使病情拖延、加重,甚至已发展为慢性。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机。(2)不重视休息,没有坚持治疗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常较实际病情为轻,使部分家长不重视,在住院治疗好转出院后或经门诊治疗一段时间后,不再继续用药,参加一切体育活动,使病情迁延或加重。(3)反复感染患心肌炎后部分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减低,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可导致心肌炎加重及复发,故在心肌炎的病程中,应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力,如有感冒或其他感染,要采取积极治疗措施。(4)没有坚持长期随诊定期门诊随诊能对病情有系统观察,得到医生的指导,如有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病情顺利恢复。(5)与病情轻重有关,轻中型病例,经正规休息和治疗,大多数能彻底恢复;重型病例因其病变广泛、严重,发病较急,即使积极抢救,正规治疗,病情易于迁延或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心肌炎患者的营养及饮食疗法
    ●忌烟酒:烟和酒都是对心脏有害无益的东西,应尽量避免。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等。 ●饮食宜清淡:不宜吃过咸和油腻辛辣的食品,以免加重心脏的负
    74998次观看数 2011-03-06 09:02:49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家庭按摩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儿俯卧位,家长以拇指按揉心俞穴并直推至膈俞穴,反复操作1~3分钟。 (2)以拇指点揉至阳穴1分钟。 (3)以单掌直擦脊柱及脊柱两侧
    74999次观看数 2011-03-06 09:02:49
  • 患病毒性心肌炎多静养
    有些人感冒后很快就痊愈了,但是也有一些人感冒后出现了心慌、胸闷、气短、胸痛等症状,这时要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可能,及时就诊。 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上,卧床休息是非常重要的。关于病毒性心肌
    75000次观看数 2011-03-06 09:02:49
  • 怎样正确认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问: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有哪些先兆? 答:病毒性心肌炎有三种类型,即一般型、暴发型和隐匿型。一般型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然后出现胸闷、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去医
    75001次观看数 2011-03-06 09:02:50
  • 小儿呕吐要查清幕后黑手
    近来因呕吐症状到医院就诊的婴幼儿明显增多,不少家长认为是饮食不当让孩子吃坏了胃口,而实际上很多患儿是被轮状病毒肠炎“袭击”了。
    145588次观看数 2013-07-21 11:24:31
  • 冬天宝宝们易得且易传染的疾病有哪些
    冬季依然是宝宝们爱生病的季节,所以父母平时对孩子的护理工作一定要做的到位,在此为妈妈们提出四种宝宝冬季易得且易传染的疾病,希望妈妈们平时多加的注意!
    163424次观看数 2013-10-27 1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