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专家解析心绞痛到底有多痛

心绞痛 2013-05-09 10:24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腹痛性心绞痛:病区不在心前区而弥漫于上腹部,容易被误认为“溃疡病发作”、“急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等而延误治疗。此病的发作与惊吓、劳累、情绪激动有关。 ...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专家介绍心绞痛产生疼痛的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植物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1~5胸交感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这种痛觉反映在与植物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两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而多不在心脏解剖位置处。也有人认为,在缺血区内富有神经供应的冠状血管的异常牵拉或收缩,可以直接产生疼痛冲动。

  专家介绍心绞痛的类型有哪些?

  腹痛性心绞痛:病区不在心前区而弥漫于上腹部,容易被误认为“溃疡病发作”、“急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等而延误治疗。此病的发作与惊吓、劳累、情绪激动有关。

  睡眠性心绞痛:患者往往在夜间突然憋醒,心前区疼痛,胸部有重压感。多为睡眠中被噩梦惊吓,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所致。

  牙痛性心绞痛:据专家报告,约有18%的冠心病患者疼痛只表现在牙齿上,为隐性发作的冠心病反射引起,医学上称为“心源性牙痛”。患者应利用牙痛这一早期信号及时作心电图检查,及时诊治。

  牵涉性心绞痛:心绞痛除反应在上腹部和牙齿外,还会涉及到颈、指尖、脚跟、下腹部等处,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这虽属少数,但不可忽视。

  无痛性心绞痛:只有胸部不适、气短、乏力、头晕、恶心等表现,无疼痛感。当认清其真面目,使用抗心绞痛药物时,这些症状即消失。

  贫血性心绞痛:此病伴有贫血的冠心病人更易引起心绞痛发作。这是由于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降低,引起心肌缺氧而造成的。贫血纠正后,心绞痛会随之好转或消失。

  心绞痛的四大主要特点。

  一、是否稳定

  所谓稳定型劳累型心绞痛的主要特点是心绞痛发作的频度、诱因、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以及持续的时间(3~5分钟)基本一样,在1~3个月内无改变。初发型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初发后不到一个月,故患者相当紧张,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恶化型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恶化型亦称进行型,是指原有稳定型的患者,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度、程度、诱因经常变动,并进行性恶化,疼痛加剧,时间延长,可超过10分钟,用硝酸甘油后也不能立即完全消除,表明冠状动脉病变有所发展,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

  二、患者心脏状况

  如患者心脏尚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休息时心电图正常,心脏功能正常,在轻度体力活动时不诱发心绞痛发作,则表明病情较轻。相反,如患者心脏明显增大,或心肌发生硬化,或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有严重或广泛病变,静止状态心电图亦有明显的心肌缺血改变,心脏功能较差,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发作,均表明病情较重。

  三、血压、血脂

  如患者合并较重的高血压病,血压显著增高,且降压效果不佳,血压波动较大,或血脂显著增高,可使冠状动脉病变进一步加重,对预后不利。

  四、身体情况

  若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较好,年龄在50岁以下,且未患有其它严重疾病,对预后有利。相反,患者体质较差、年龄在60岁以上,且有脑出血、脑梗死、糖尿病等严重疾病,可加速病情恶化。

  当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一、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并消除紧张心理。

  二、立即使用备用药物: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或消心痛10mg含化;也可用易顺脉喷于口腔内;亚硝酸异戊酯一支,用纱布或手帕包住,将瓿压碎后放于鼻下吸入。也可用中药速效救心丸等含服。(需要根据医生指示服用药物)

  三、当家中备有简易吸氧装置时,如氧立得、氧气袋、立即给患者吸氧。

  四、在没有任何药物情况下,可按压至阳穴位,以缓解心绞痛。方法,操作者左手扶患者肩部,右手拇指和食指持五分硬币一枚,将硬币边缘横放于至阳穴上,适当用力按压,约须按压3分钟以上。至阳穴位于两侧肩胛下角内连线与脊背正中线之交点。

  专家介绍不稳定心绞痛的日常应该如何护理

  一、调饮食:此病患者饮食以清淡、低脂为主,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禁用刺激心脏及血管的食物,如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慎食用胀气食物(如豆类、洋葱、青椒、土豆、红薯、芋头等)。应少量多餐,防止过饱饮食引起心脏负担加重。要常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以供给维生素及无机盐,防止大便干燥。

  二、运动与休息:运动可以调整脂肪代谢,防止肥胖,有利于冠心病的康复。运动以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打太极拳等。以自身感觉不疲劳、不气短及不引起心绞痛发作为原则。通过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力,从而改善心功能。运动时要注意周围环境因素,注意劳逸结合,还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等不良因素。

  三、有条件者吸氧:如出现面色青紫、抽搐、意识不清、呼吸微弱或停止,揭示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导致心脏骤停,此时需争分夺秒在患者胸前区重捶1~2下,然后坚持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至救护人员到来。

  四、心理护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心绞痛的重要诱因。因此,要做好心理护理,多鼓励、安慰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下一篇:没有了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心绞痛患者性生活十疑问
    这要视病情轻重和病人身体的全面情况而定。如果心绞痛不是经常发作,发作时症状亦不甚严重,持续时间又甚短,同时
    125001次观看数 2013-02-20 11:29:28
  • 心绞痛的预后
    预后 大多数病人,尤其是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经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或消失,充分的侧支循环建立后可长时间不发作疼痛。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和中间综合征中的一部分,可能
    76046次观看数 2011-03-06 14:37:37
  • 心绞痛的治疗
    治疗 【(一)发作时的治疗 】 1.休息 发作时立刻休息,一般病人在停止活动后症状即可消除。 2.药物治疗 较重的发作,可使用作用
    76047次观看数 2011-03-06 14:37:37
  • 心绞痛的诊断
    诊断 据典型的发作特点和体征,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结合年龄和存在冠心病易患因素,除外其它原因所致的心绞痛,一般即可建立诊断。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
    76048次观看数 2011-03-06 14:37:38
  • 心绞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 对心脏予以机械性刺激并不引起疼痛,但心肌缺血与缺氧则引起疼痛。当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的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
    76049次观看数 2011-03-06 14:37:38
  • 专家解析心绞痛到底有多痛
    腹痛性心绞痛:病区不在心前区而弥漫于上腹部,容易被误认为“溃疡病发作”、“急性胆囊炎”或“胆石症”等而延误治疗。此病的发作与惊吓、劳累、情绪激动有关。
    144048次观看数 2013-05-09 10: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