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指导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广东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根据卫生 ...
为指导甲型H1N1流感的中医药预防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广东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组织专家,根据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结合岭南气候、人群特点,制定了《广东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以供临床参考使用。
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预防方案(2009版)
2009年3月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致死。
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丰富的流行性感冒的防治经验,对时行感冒(流感)疗效是肯定的。根据上述病症表现及岭南地区春夏交替之时的气候特点为风热夹湿,结合历史经验,以人为本,“扶正气、避毒气”为原则,制订本预防方案。
一、生活起居预防
(一)“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外出回来勤洗手,疫情流行时尽量不到复杂地方。
(二)“食饮有节”,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刺激煎炸燥热之品。
(三)“起居有常”,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科学安排工作学习,避免过度娱乐熬夜,网迷更要节制。
(四)“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恐则气下,惊者气乱”,对流感产生恐惧之心,也可导致气机逆乱,更易招致外感。工作、精神经常极度紧张的人更要适当放松。
二、饮食预防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适合咽痛、口干、舌红者。
荷叶薏仁粥:鲜荷叶30~60 g 薏仁30 g 大米20g共煮成粥。适合暑天祛除暑湿用。
二花粥:木棉花三朵、鸡蛋花5克、大米20 g共煮成粥。大肠湿热,大便不爽者用。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淋雨受凉偶感风寒者用。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ml~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淋雨受凉偶感风寒者用。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具有健脾祛湿解毒作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点击进入>>>>全面防治甲型H1N1流感
1 2 3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