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感冒发烧:吃药还是打针?

感冒 2013-03-30 16:44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用药时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目前,感冒发烧的病人要么吃药,要么静 ...

  长期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用药时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也就是说,如果能口服药物,最好不采取注射的方法,能肌肉注射最好就不采用静脉注射;即使必须注射也应该尽量减少注射的次数,同时减少注射剂联合使用的种类,避免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的出现。目前,感冒发烧的病人要么吃药,要么静脉输液,以前常用的肌肉注射在各大医院很难看到。

  “肌肉注射”曾是首选


  10年前上大医院看感冒,医生总要问“发不发烧”,如果不发烧就吃药,发热温度在38℃以下就打针,只有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才“打吊瓶”。一些药学专家认为,治疗感冒必须坚持的原则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在吃药、打针、输液这3种治疗感冒的方式中,输液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最大,会给人体健康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口服药物进入胃部后有一个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但最安全;打针则是将药水注射到肌肉里,慢慢流到血液,产生药效;而用输液方式进入体内的药物没有吸收过程,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药液直接通过血液进入心脏,如果有危险,会立即发作,而且十分凶险。从治疗上来看,肌肉注射是一种相对比较安全、见效较快的一种方法,为何临床治感冒发烧时却要弃用呢?

  儿童肌肉注射有隐患

  据了解,放弃抗生素肌肉注射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存在隐患。10年前,肌肉注射导致儿童臀肌挛缩的情况频频发生。由于儿童臀肌发育较差,臀肌注射次数越多,臀肌纤维坏死越多,挛缩也越重。一旦出现臀肌挛缩,会影响儿童骨骼发育,引起运动障碍。以前常常会见到一些“臀肌挛缩症”患儿。相比之下,肌肉注射后人体吸收药物状况较差,而且注射部位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疼痛。专家认为,不打针不意味着要输液,大量使用输液也会带来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对儿童,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力。

  众多患者迷信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量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目前近半数感冒患者主动要求“打吊瓶”,而且不少患者在来医院之前都已经服了抗生素。主动要求“打吊瓶”的病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平时工作、学习时间比较紧张、想尽快恢复健康的病人,其中以中、小学生最为多见,其次是白领。为不耽误学习或工作,他们经常“恳求”医生给他们“挂水”。部分医生为了顺应患者的需求只好答应。另外一种是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他们误以为每年定期静脉注射,能够达到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

  肌肉注射难达到“杀菌”效果

  多位内科医生在谈到治疗感冒发烧放弃肌肉注射这种方法时都表现得很无奈。有专家认为,目前肌肉注射的剂量已经难以抵抗一般的炎症。举例说:20年前,治疗一位普通细菌性感冒患者只需一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肌肉注射,如今同样的病情却需要640万~800万单位抗生素,如果还是打针的需要注射10次,以每天注射两针计算,要5天。从减轻病人痛苦和提高疗效上,我们只能选择静脉输液。

  也有专家认为,一天两次肌肉注射远远达不到“杀菌”效果。目前无论是医生还是百姓,都成为了抗生素的依赖者——医生开处方时少不了抗生素,普通百姓患者头痛脑热时也要吃抗生素。患者一旦经常性使用抗生素药物,就会“培养”出新一代的耐药菌株,导致抗生素失去效用,结果使抗生素级别越用越高。儿科专家也表示,儿童感冒发烧次数多,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大,如果每次都使用抗生素,只会导致使用的剂量越来越大、级别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昂贵。

  静脉注射“当道”另有原因

  不少中医专家则把治疗普通感冒发烧也输液的做法比喻为“打一个蚊子却动用了大炮”,这种动不动就输液的做法绝对属于浪费医疗资源、增加医疗费用的行为。有医生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普通感冒为例,治感冒的口服药有许多种,一般西药有感康、白加黑等,中药有羚羊感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中西药混合的有维C银翘片等。这些感冒药中最贵的要数西药白加黑,售价也不过10多元,其他药品均不超过10元,每盒都可以服用6日左右。也就是说,口服药物治感冒的费用最多不超过20元。肌肉注射常用的有安痛定+地塞米松+病毒唑+洁霉素或阿米卡星等,有的干脆混合一针肌注,也有分别注射的,价格在10~15元之间,一般不超过6天,费用在100元钱左右。静脉输液一般都是抗病毒+抗感染+协同药(如vc)+液体+输液器+床位费+输液手续费,费用的高低,取决于抗菌素的档次,最便宜的也要60~120元/天,如果输上6天,患者就要支出700多元。

  由此看出,静脉输液的费用是肌肉注射费用的5倍以上。这上千元的费用里除了必要的检查费用外,都花在了静脉给药上。不必要的输液对患者来说就是花钱买痛苦,对医学来说就是倒退,对国家来讲更是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输液不应完全代替打肌肉针

  一些医学专家告诉笔者,在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时不应完全用输液取代打针。尽管国家对输液实行优良制剂规范,规定所输液体中每毫升不得有超过25微米的微粒,但输液管道、护士操作等环节都有可能使看不到的微粒随液体输入人体,哪怕是0.05毫米以下的不溶性微粒被带入人体,微粒也会附在血管壁上,久而久之会造成静脉炎、肺动脉炎、肉芽肿、栓塞等,这些危害都不是一时就能显现的,家长和医生也无法察觉。肌肉注射近年来逐渐消失,再次敲响了滥用抗生素的警钟!在国外,输液治疗有严格控制,门诊输液率一般在10%以下,而我国却高达60%~70%。有专家指出,抗生素的乱用和滥用愈演愈烈,其明显的恶果已出现。抗生素频繁地被使用,锻炼了细菌的耐受能力,目前临床细菌耐药发生率迅速递增,多重耐药性菌株大量出现,不得已用大剂量、最新型抗生素药,长此以往,人类将无药可医。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孕妇冬季更要防感冒
    冬季,是容易感冒的季节。这个时候,体质虚弱的老年人、小孩、孕妇等人群,是预防感冒的重点人群。对于孕妇来说,其意义更加重大。特别是怀孕初期感冒,是一个大事情,务必引起家庭、孕妇本人的重
    83291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3
  • 板蓝根防感冒没有根据
    最近天气变化无常,也是感冒的多发期,不少没有患感冒的人到医院开一些诸如板蓝根等预防用药,甚至有些集体单位已经采用集体服用板蓝根的方法进行预防。而这种预防方法没有根据,并不可取。
    83292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3
  • 水果也可预防感冒
    说到感冒的预防,最重要的是流感的预防,目前,正是流感的流行季节,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医预防流感的理念与方法,这些方法比西医注射流感疫苗要实用而有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
    83293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3
  • 冬季儿童防感冒的四项原则
    医生提示,冬季预防儿童感冒的四项原则是:一、不要给孩子穿得过多;二、居室定时通风换气;三、坚持户外活动;四、合理饮食 冬季来临,医院里的小病号多了起来,其中多数是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
    83294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4
  • 轻度风寒感冒喝红糖姜汤
    气温骤降,感冒“升温”。感冒这种说大不大的病,很多人都愿意在家自己“解决”,尤其是食疗,各地都有自己的验方。其实,针对不同类型的感冒和表现不出的不同症状,食疗方也是大不相同的。 轻度风寒感冒
    83295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4
  • 防感冒:每天多喝一点水
    最近冷空气袭穗,在这种气温骤降的时节里,人们尤其要注意防范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医生提醒,只要保持每天多喝水,补充足够的水分,就可以形成一道保护线,让感冒远离自己。 专家提醒:预防感冒、流
    83296次观看数 2011-03-10 15: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