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外伤而致面孔严重偏向左侧、牙齿咬合关系错乱、上下牙无法关闭的男患者逢某,在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时,接受了李晓刚教授等人开展的微型钛板固定新技术,结果既方便了治疗期间的饮食和护理,又很快恢复了正常面容和受伤前的口腔解剖关系。 在颌骨骨 ...
因外伤而致面孔严重偏向左侧、牙齿咬合关系错乱、上下牙无法关闭的男患者逢某,在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时,接受了李晓刚教授等人开展的微型钛板固定新技术,结果既方便了治疗期间的饮食和护理,又很快恢复了正常面容和受伤前的口腔解剖关系。
在颌骨骨折传统的治疗方法中,普遍认为颌间固定最为确实可靠,而且愈后咬合关系最为满意。但其突出的缺点是长时间的颌间固定会影响患者说话和开口进食。特别是合并颅脑损伤者,颌间固定妨碍口腔护理,分泌物或呕吐物往往被患者误吸而发生肺部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
李晓刚等专家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暴露出上颌骨骨折线,沿骨折线充分撬动,使移位的骨块复位,之后用微型钛板固定,冲洗缝合。微型钛板生物相容性好,骨板固定后,也不必取出。此外,钛镙钉固定力强,机械效力好,优于骨科镙钉和克氏针。此法用于新鲜骨折时,旋入颌骨内的螺钉,便于对骨折的手法复位;对复杂性的颌骨骨折,则需要加用颌间固定,但固定期限明显缩短,3~4天即可解除。
临床实践结果表明,这一新技术的最大优点是患者在低位颌骨骨折固定期间,仍能正常张口进食,避免了颌间固定后只能从牙缝里进全流食之若,并能保持口腔卫生、牙齿清洁,便于口腔护理,从根本上杜绝了误吸窒息和肺部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