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由古月突发心梗谈起

心肌病 2013-02-20 11:06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今年七、八月间,着名演员古月、高秀敏相继因突发心梗去世,为许多人敲响了警钟。 ...

今年七、八月间,着名演员古月、高秀敏相继因突发心梗去世,为许多人敲响了警钟。

  今年七、八月间,着名演员古月、高秀敏相继因突发心梗去世,为许多人敲响了警钟。那些从来不在意健康的人也开始关注起自己的身体了。对于存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健康”人,就更得提高警惕了。

  家喻户晓的演员古月、高秀敏相继因急性心肌梗死(以下简称为“心梗”)而骤然离世。一时间心脏科门诊患者增加不少。大家最关心的是以下问题:

  ●这种突如其来的心梗是如何发生的?

  ●在何种情况下要考虑自己是否患有冠心病?

  ●怎样做有助于减少突发急性心梗的可能性等等。

  作为一个心脏科医生,在和大家一起为英年早逝者深感惋惜的同时,也感到有责任、有义务为读者谈一点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健康有所帮助。

  为何“从无心脏病”的人会发生心梗

  从临床角度看,以往十分活跃、毫无病态的“健康人”突然发作急性心梗的现象并不少见。其道理何在?大量研究已充分说明,在冠状动脉内的粥样硬化斑块上突然形成血栓是引起急性心梗最主要的原因。那么,冠状动脉内的血栓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突发心梗的人,实际上其冠状动脉内膜下已存在有中、小型的粥样硬化斑块,因其不大,故对血流无明显影响,不会引起心肌缺血乃至心梗。因此,患者可以没有临床症状,显得很“健康”。但这种中、小斑块却很危险,它属于“不稳定斑块”,也称“易损斑块”。它的中心有一个大的脂肪核心。由于斑块质地柔软、脂核表面的包膜(又称“纤维帽”)很薄,在血流冲击下容易破裂。斑块破裂后,如同在皮肤上割了口子,很快就会在破口处形成血凝块,即血栓。血栓很容易将血管腔完全堵塞,如果发生在冠状动脉,则会因心肌供血中断而导致心梗。由于以往血管腔狭窄不明显,故在冠状动脉之间还没有形成侧支循环。因此这种“健康人”一旦发生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常没有可额外提供血流的渠道,因而心肌坏死面积往往很大、很彻底,病情常常十分危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知道了冠状动斑块是导致急性心梗的罪魁祸首,那么,我们就得了解一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常识。

  如何判断冠状动脉内有大斑块存在

  关于动脉内粥样斑块的形成,本刊已做过许多介绍,本文不再赘述。现在着重谈谈个人怎样判断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

  一般来说,冠状动脉内若有大的粥样斑块时,常常会影响血流,多数人会出现心绞痛症状,即在紧张、激动或从事某种劳动时,忽然感到胸骨后有闷、胀、顶、紧缩、压迫、沉重或气紧样的感觉,轻者休息片刻可缓解,一些人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才可迅速缓解。

  这就是说,存在心绞痛者,肯定存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这种斑块较“老”,纤维帽较厚,称“稳定斑块”,它虽然有可能破裂发展成急性心梗,但主要存在疼痛,因此给人们提出了警告,有上述感觉时必须去看心脏科医生。

  中、小斑块更不能忽视

  发现冠状动脉内中、小斑块则是件比较困难的事,但只要了解一些有关医学知识,还是能做到的。应指出的是:中老年人如长时间存在有冠心病危险因素,特别是同时存在有多项危险因素者,必须提高警惕,虽无心绞痛症状,也不能完全排除患有冠心病,尤其是不能排除存在有中、小斑块的可能。近年来推出的血管内超声检查对此就很有帮助,但这项检查是有创伤检查,且价格昂贵,暂时难以普及。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吸烟、肥胖(特别是大腹便便型的肥胖)、少运动、精神和工作紧张、少吃蔬菜及水果、男性55岁以上、女性65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等。据研究,90%以上的冠心病与这些因素有关。

  应对冠心病的两大原则四项措施

  对已确诊有冠心病或很可能有冠心病者来说,两大原则即为,一是预防突发心梗和死亡,二是减少心绞痛的发作。为此,应采取四项具体措施如下:

  1.评估:要让医生对自己的状况进行评估,如是否患有冠心病,或患有冠心病的可能性有多大,是否需做某些检查或特殊治疗。

  2.控制危险因素:要在医生指导下,认真、持久地控制上述各项危险因素,尤其是戒烟、不酗酒、适当运动、低脂低盐饮食、精神放松等;务必使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控制在理想水平。

  3.服药:在治疗现存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的同时,还应服用一些有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稳定粥样斑块、使斑块趋于缩小、抗炎、抗血栓形成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他汀类降脂药、β-受体阻断剂以及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4.预防:预防斑块破裂是预防突发心梗的关键。研究表明,血流冲击力的大小对斑块的稳定性影响很大。①过分的劳累、紧张、焦虑、亢奋,过度烟酒以及其他刺激等,均可致血压不稳定,心肌收缩力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当血流对斑块的冲击力加大时,有可能导致斑块损伤、破裂。②血液中某些物质的增多也可造成斑块纤维帽的损伤,如精神紧张时过量释放的血管紧张素II及儿茶酚胺、糖尿病时的高血糖等、血脂代谢紊乱时某些血脂成分的增多、炎症及感染时的炎症物质等等。所以,针对这些不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很重要的。

  临床观察发现,有少数心梗不是由于血管堵塞,而是由冠状动脉的强烈痉挛,导致血管腔严重狭窄、闭塞、血流中断引起的。但这些痉挛的血管大多存在有一定程度的粥样硬化病变,无明显病变者为数很少。因此,对于这种情况而言,上述诸项预防措施,同样是有益的、重要的。另外,还有极少数患者心梗的原因是由于其他疾病所致,如血栓栓塞、动脉炎症、夹层动脉瘤等。对预防心梗而言,恰当的诊断,积极治疗这些相关疾病,也是必要的。

  如果您了解这些,努力排除各种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对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提起高度重视,相信大多急性心梗是可以预防的。

(以上内容仅授权39健康网独家使用,未经版权方授权请勿转载。)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心肌肥厚糜酶“作祟”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生化研究室陈兰英教授率领课题组,利用10年完成的“从糜酶和肾素的转基因研究中探索RAS在心肌重塑中的作用”课题,在国际上首次从体内证实了人的糜酶在心脏重塑中起重要作用,从而为进
    76458次观看数 2011-03-06 15:05:36
  • 治疗心肌损伤有了新思路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重庆西南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传出喜讯:由迟路湘博士、杨宗城教授等牵头开展的烧伤早期心肌结构损伤对力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取得突破,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项目历时4年,
    76459次观看数 2011-03-06 15:05:36
  • 心肌炎的病因症状?怎么预防?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专家介绍心肌炎是心肌发生的局限或弥漫性炎症,可原发于心肌,也可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144049次观看数 2013-05-09 10:33:58
  • 感冒警惕病毒性心肌炎
    人感冒时,抵抗力急剧下降,病毒会趁机通过呼吸道大肆侵袭心脏等身体重要器官,使心肌受损,发生心肌炎等。重症心肌炎如得不到及时抢救,死亡率甚至可达到70%~80%。
    145279次观看数 2013-07-03 13:54:43
  • 清晨: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
    在最近国家公布的各类医保都必须覆盖的6种最严重的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紧随肿瘤之后,名列第二。“脱贫致富三五年,一场大病回从前”,正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真实写照。
    146059次观看数 2013-08-17 16:28:57
  •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时机的选择
    早期的ISAR-COOL试验对比研究了410例非ST段抬高ACS患者的早期PCI(6h,中位数2.4h)和近期PCI(3-5d,中位数84h)的临床疗效。30天随访结果显示,早期PCI明显降低ACS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5.9%VS11.6%,P=0.04)。
    146316次观看数 2013-08-23 14: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