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六项招数严防猝死!

心肌梗赛 2013-02-20 10:48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密切相关,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与冠心病及心 ...

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密切相关,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与冠心病及心脏性猝死有关,此外精神抑郁、精神负担重的人群猝死发生率相对较高。

  猝死诱因有三类

  何谓心脏性猝死?它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通常发生在症状出现后的1小时内。心脏性猝死具有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无法预测的特点。猝死发生前,患者可以没有任何心脏疾病表现,但一旦疾病发生,数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急救,存活机会相当低,堪称危及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

  其实,各种心脏病均可导致猝死,但以冠心病引起者最为多见。在工业化发达的国家,冠心病可能占猝死原因的70%至80%,约20%至25%的冠心病会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发生猝死的患者大多有心肌梗死病史。除了冠心病,各种心肌病是心脏性猝死的第二大病因,它也是运动员猝死的关键原因。此外,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也会引起猝死,比如马凡氏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等,这些遗传性疾病患者大多具有猝死的家族史。

  猝死发生有两个年龄高峰段:出生后至6个月(婴儿猝死综合征),这一阶段主要是各种先天性或遗传性心脏病引起的;45岁至75岁,这一阶段主要是由冠心病的发病引起的。有数据显示,年龄超过35岁以上的成人猝死发生率是30岁以下年轻人的100倍;年龄处于60至69岁、且具有心血管疾病的男性,其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可达0.8%,属于高危人群。

  八成猝死有预兆

  尽管猝死常常难以预测,但部分因素与猝死的关系十分密切,这些因素通常被称之为危险因素。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冠心病密切相关,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与冠心病及心脏性猝死有关,此外精神抑郁、精神负担重的人群猝死发生率相对较高。

  并非所有的心脏性猝死都毫无预兆。文献报道指出,80%的患者在猝死发生前有过不同程度的预兆,其中22%的患者会有心绞痛,15%的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其余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一般情况下,若有以下预兆应及早前往医院检查,它们包括:发作性的胸部闷痛或压迫感、心慌、乏力以及头晕;若突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出冷汗、呼吸困难、头晕,很可能是猝死发生的预警信号,这时应强化急救意识,第一时间前往医院诊治。

  六项招数防猝死

  总的来说,防猝死应注意以下六个方面:

  一、增强定期检查及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各种心脏病,特别是对于心脏有器质性病变,但症状不明显的中年人。

  二、戒烟。吸烟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不吸烟者高3.6倍,吸烟与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有协同作用,可以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性成倍增加。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酗酒、劳逸结合、健康饮食、多吃新鲜瓜果、控制甜食、低盐饮食,少吃煎、炸、熏、烤和腌制食品,用餐不宜过饱;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谨防感冒,保持大便通畅。

  四、经常测量血压,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五、控制体重、防止肥胖。肥胖给心血管系统带来不利负担,研究显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公斤,心脏负担即增加10%。

  六、避免精神过度紧张。精神紧张可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诱发心律失常,情绪激动易诱发冠心病等身心疾病,甚至会使已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发生心肌梗死等意外。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专家提醒患儿心肌炎早发现早治疗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专家提醒父母别把宝宝感冒不当一回事,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一定要严密观察全身情况,一旦发现心脏异常的“蛛丝马迹”,及时送医确诊、救治,以防发生不测。
    144522次观看数 2013-05-29 13:32:10
  • 黄金救护,心肌梗塞患者重获新生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心肌发生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引起部分心肌缺血性坏死。
    145142次观看数 2013-06-26 17:46:39
  • 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成功抢救一位急
    2011年5月17日夜里,患者李某,男,50岁。因“突发胸痛半小时”被紧急送到安徽红十字心血管病医院。入院后急查心电图,心跳只有25次/分,低血压,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
    145143次观看数 2013-06-26 17:48:36
  • 年轻人 别给你的心脏“添堵
    现代节奏快,压力大。 加班、熬夜、应酬……高强度的工作让诸多职场人士紧张、急躁、生活不规律、缺乏锻炼,很多人因此成为心脏病高危人群却不自知。
    145144次观看数 2013-06-26 17:50:43
  • 急性心梗的“真实写照
    清晨是心梗发病的魔鬼时段,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最严重的心血管病之一,发病率、死亡率、致死率都很高,近年来不仅发病继续增多,而且还呈现低龄化趋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146116次观看数 2013-08-18 13:46:42
  • 专家建议:预防心梗要从儿童时期做起
    中青年患心梗比老年人更危险。专家建议,预防心梗要从儿童时期做起。专家介绍,现在得心梗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已屡见不鲜,心梗发病年龄越来越低
    175723次观看数 2014-01-31 10:3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