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一般见于3岁以上小儿,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或与其他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
急性肾炎一般见于3岁以上小儿,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或与其他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1.西医药治疗
(1)抗生素治疗:青霉素5-10万u/kg/日,分2次肌注,或头孢噻肟(凯福隆)50-100mg/L/日,分2次静滴。
(2)利尿;氢氯噻嗪1—2mg/kg/日,分3次口服。(3)降压:利血平O.07mg/kg次肌注,或0.02mg/kg/日分3次口服。高血压脑病时,宜配合其他药物,如硝昔钠5mg溶于5%葡萄糖液lOOml中,
开始8-10滴份钟静滴,1—5 分钟后视血压情况调整滴速,或以50%硫酸镁0.1ml/kg肌注等。
(4)强心治疗:参照“肺炎”一节。
2.中医药治疗
(1)急性期
①风水上犯:眼睑浮肿,渐及全身,恶风,咳嗽,尿少,尿浊或血尿,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数。
治法:宜肺利水。
方药:麻黄3克、生石膏(先煎)25克、车前子10克(包煎)、泽泻10克、板蓝根15克、黄芩10克、仙鹤草10克、白茅根15克。
②湿热浸渍:肢体浮肿,口渴心烦,胸闷腹胀,皮肤疮毒,头痛身重,尿浊或尿如浓茶或洗肉汤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杏仁10克、生意仁15克、白蔻仁6克、滑石(包煎)10克、通草3克、厚朴6克、半夏6克、黄柏6克、大小蓟(各)10克。
③水气上凌心肺:肢体浮肿,咳嗽气促,心悸胸闷,烦躁不能平卧,口唇青紫,指甲发绀,舌苔白或白腻,脉细数无力。
治法:直肺利水,益气温阳。
方药:麻黄3克、桔梗6克、泽泻10克、附子(先煎)10克、桂枝6克、细辛1克、太子参10克、北五加皮IO克、万年青10克、丹参10克、川椒6克。
中成药:黑锚丹。
(4)邪陷心肝: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烦躁,严重者可突然出现抽搐,昏迷,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平肝熄风,利湿开窍。
选方:羚羊角粉(冲服)1.5克;钩藤、旋覆花(包煎)、代赭石、黄芩10克、龙胆草、泽泻、车前子(包煎)、当归、生地各10克,木通3克,山栀6克。
中成药:苏合香丸。
(2)恢复期
①脾气虚弱:身倦乏力,面色萎黄,自汗,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11缓。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人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6克。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②肾阴亏虚:头晕乏力,腰腿酸痛,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质淡红、苔少或剥脱,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熟地、山莱萸、泽泻、丹皮、茯苓、大蓟、小蓟、牛膝、女贞子、旱莲草各10克,山药12克,白茅根15克。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