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颌骨骨折的诊断和症状

颌骨骨折 2012-09-05 15:25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2%~3.8%.在颌面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约为70%.颌骨骨折有一般骨折的共性,如疼痛、肿胀、移位、功能障碍等,但由于颌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 ...

  颌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0.2%~3.8%.在颌面骨骨折中,下颌骨骨折最为常见,约为70%.颌骨骨折有一般骨折的共性,如疼痛、肿胀、移位、功能障碍等,但由于颌骨解剖和生理上的特点,其临床表现和处理与身体其它部位骨折又有所不同。

  1、上颌骨骨折

  一般全身症状较重,可伴有颅脑损伤、颅底骨折。多为线型骨折,骨折片移位不太明显。骨折最易发生的部位是在上颌骨与邻骨相连的骨缝。临床上根据骨折位置不同将上颌骨骨折分为LefortⅠ型、Ⅱ型和Ⅲ型。LefortI型骨折最轻,Ⅱ型、Ⅲ型骨折较重。两侧上颌骨在腭中缝相连,是结构上的薄弱部,易受暴力而裂开。检查可见局部肿胀、面部畸形、压痛,张口受限,咬合关系错乱,摇动牙齿时,上颌骨有异常活动。上颌骨骨折还常伴有眶骨、鼻骨等骨折,出现鼻眶畸形、鼻出血、眶周淤血、复视等。

  2、下颌骨骨折

  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是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可以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骨折可单侧发生,也可以双侧受累。检查可见面部肿胀、畸形、张口受限、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咬合错乱,骨折处可扪及台阶感及压痛。下牙槽神经受损时,可出现患侧下唇麻木。髁状突颈部骨折扪诊可见张闭口时髁状突运动减弱或消失,局部压痛。儿童下颌骨骨折多为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临床上可见患儿仅有颊部软组织挫裂伤,而髁状突颈出现骨折的病例,应予以重视。

  1、下颌骨骨折的诊断依据

  ⑴有明显的外伤史。

  ⑵受累软组织肿胀、触痛。

  ⑶局部可触及明显骨折断端,有骨磨擦音,咬颌关系紊乱。

  ⑷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⑸个别下颌骨骨折有下唇麻木。

  2、上颌骨骨折诊断依据

  ⑴有明显外伤史。

  ⑵局部软组织症状明显,咬颌关系紊乱。

  ⑶局部触诊于骨缝骨折处可触及台阶形成。

  ⑷X线检查有利于进一步诊断。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上一篇:了解上颌骨骨折
下一篇:颌骨骨折诊断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颌骨骨折仍可照常进食
    因外伤而致面孔严重偏向左侧、牙齿咬合关系错乱、上下牙无法关闭的男患者逢某,在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时,接受了李晓刚教授等人开展的微型钛板固定新技术,结果既方便了治疗期间的饮食和护理,又很快恢复了正常面容和受伤前的口腔解剖关系。 在颌骨骨
    133558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4:02
  • 什么是颌骨骨折
    创伤后如有新的错应疑有颌骨及其邻近骨的骨折;一侧或两侧颌骨不寻常的活动;面颊光滑的外形,颧骨隆凸,眼眶或下颌骨缘等不规则;复视;眶下麻木;触诊时压痛(特别是在下颌髁突或髁突颈部);或张口受限或偏斜.创伤后当日,可出现强的血臭味和唾液滞流.下颌髁突
    133559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4:02
  • 颌骨骨折颌间固定术后的饮食指导
    上、下颌骨骨折是口腔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颌面畸形、咬合错位,治疗以钢丝或微型钢板内固定,有的病例需行颌间固定,才能达到正常的咬合关系,因此,患者近期内的进食模式未能恢复正常。本文43例外伤性上、下颌骨骨折行颌间固定术患者,通过加强饮食
    133560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4:02
  • 钛合金夹板治疗颌骨骨折的手术配合
    上下颌骨骨折是颌面外科在临床上最常见的骨组织损伤。过去手术治疗采用以银丝、结扎丝为原材料施以内固定方法,其组织相容性差,易继发感染,原材料断端包埋不彻底,同时对多处下颌骨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尚无理想的内固定治疗。我院1994~1997年应用钛合金夹板
    133561次观看数 2013-03-03 11:04:02
  • 从医学角度了解上颌骨骨折
    上颌骨是面部中心骨骼,结构较薄弱,内有大窦腔,附于颅底,呈支架结构,致伤后常伴发邻近结构和颅脑损伤。
    80504次观看数 2011-03-09 16:49:37
  • 颌骨骨折临床表现
    根据解剖结构上的薄弱环节,上颌骨骨折有三种经典类型。第一型骨折(Lefort Ⅰ型骨折)其骨折线通过梨状孔下缘、上颌窦下部,横行到双侧上颌结节。
    80669次观看数 2011-03-09 17: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