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

    椎管内转移瘤压迫脊髓较为常见,因绝大多数患者一旦诊断为椎管内转移瘤后往往接受单纯的放疗或手术加放疗,或放弃治疗。因此,确定转移瘤的准确来源亦较为困难。椎管内转移瘤原发病灶有时难以确定,癌细胞转移途径类似于脑转移,主要经动脉,静脉,淋巴系统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播散,全身各处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椎管内,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消化道癌及其前列腺癌均可经动静脉系统转移至椎管,淋巴系统肿瘤如淋巴肉瘤,可以通过椎旁淋巴结经椎间孔直接侵入硬脊膜外,破坏椎骨及压迫脊髓,有2%~5%的淋巴系肿瘤侵犯椎管硬膜外,破坏椎骨并压迫脊髓,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以浸润到椎管内硬脊膜或神经根及其脊髓血管壁,引起脊髓受压迫缺血或出血,导致脊髓功能障碍。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肿瘤科
    疾病别称:椎内转移性肿瘤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脊柱
    多发人群:20~50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
    治 愈 率:30%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0 —— 30000元)
    疾病症状:脊髓压迫,脊髓受压,背痛
    相关检查:CT检查,MRI,脊椎平片
    并发症:脊椎结核并发截瘫
    治疗药品: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
  •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

      1.肿瘤转移至椎管内的途径有:①经动脉播散;②经椎静脉系统播散;③经蛛网膜下腔播散;④经淋巴系统播散;⑤邻近的病灶直接侵入椎管。

      2.椎管内转移瘤多来自肺癌、肾癌、乳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淋巴系统肿瘤包括淋巴肉瘤、网状细胞肉瘤和淋巴网状细胞瘤等都可侵犯脊髓。椎管内转移比颅内多2~3倍,因为椎管淋巴结的肿瘤经过椎间孔可侵入硬脊膜外,肿瘤破坏椎骨也可压迫硬脊膜。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浸润到硬脊膜、脊髓或神经根,亦可浸润脊髓血管壁。

      二、发病机制:

      1.椎管内转移瘤原发病灶有时难以确定,癌细胞转移途径类似于脑转移,主要经动脉、静脉、淋巴系统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播散。全身各处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椎管内。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消化道癌及其前列腺癌均可经动静脉系统转移至椎管。淋巴系统肿瘤如淋巴肉瘤,可以通过椎旁淋巴结经椎间孔直接侵入硬脊膜外,破坏椎骨及压迫脊髓。有2%~5%的淋巴系肿瘤侵犯椎管硬膜外,破坏椎骨并压迫脊髓。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以浸润到椎管内硬脊膜或神经根及其脊髓血管壁,引起脊髓受压迫缺血或出血,导致脊髓功能障碍。

      2.椎管内转移瘤可分布在椎管内或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段最多见。椎管转移瘤绝大多数发生在硬脊膜外,一部分破坏脊椎骨质如椎体及邻近结构,引起压缩性骨折。脊髓内型及硬膜内型椎管内转移瘤很罕见,瘤细胞可通过神经根或蛛网膜下腔扩展入脊髓内。

  •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一般治疗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西医治疗

      一、治疗:

      椎管内转移瘤通常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引起脊髓功能障碍或顽固性疼痛,往往以单纯放疗或手术后加放疗作为姑息性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及其白血病均可侵犯脊髓或神经根,通常只作放疗选择。

      对椎管内转移瘤的治疗强调以手术治疗、放疗及生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治疗的主要价值在于可以减轻脊髓及神经根受压程度,减轻疼痛,可能尽量切除肿物,明确病理诊断为术后放疗及化疗提供依据。

      1.椎管内转移瘤的手术治疗:

      1)适应证:

    ①全身情况尚能耐受手术者;

    ②转移瘤压迫脊髓明显且为单发者;

    ③剧烈疼痛行各种非手术治疗无效者;④原发癌已切除后出现的椎管内转移瘤。

      2)禁忌证:

    ①合并全身广泛转移者;

    ②原发病灶已属晚期

    ;③发病72h内已出现完全性弛缓性截瘫者;

    ④虽为转移瘤但无脊髓明显受压者。

      3)手术原则:

    主要是作充分的椎板切除减压,并尽量作肿瘤切除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对个别顽固性疼痛者可做脊髓前外侧索切断术或前联合切开术。转移瘤病灶常与硬脊膜粘连紧密,只能做到部分或大部分切除,有的只做到活检。因此,术后再辅以放疗或化疗,使症状进一步得到缓解。

      2.椎管内转移瘤的放疗:

    无论是单独进行或术后辅以放疗,均取得一定效果。由于正常脊髓组织对放射耐受程度极为有限。因此,在选择放射剂量时,应该对因高剂量放射引起的脊髓损害和因低剂量无法抑制肿瘤生长而导致的脊髓功能障碍进行权衡。在现代放疗设备与精确计划下,标准剂量为每天180~200rad,总剂量为5700~6100rad,放射并发症大约为5%。放射剂量在6800~7300rad,放射并发症高达50%。不少学者对椎管内转移瘤推崇3000rad放射总量,每次300rad,共放射治疗10次。

      3.放射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分为两类:

    瞬间放射性脊髓损害和迟发性放射性脊髓损害。瞬间放射损害症状通常为突发的,电击样疼痛由脊柱向肢体放射,症状通常对称分布,神经系统检查常无特殊阳性体征,瞬间放射性脊髓损害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后柱与侧方脊丘束神经纤维脱髓鞘所致,绝大多数病人未经特殊治疗,临床症状可以不同程度地自发性恢复。迟发性放射性损害,通常表现数月的进行性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感觉麻木、温痛觉减退等,往往持续数周至数年。虽然通过使用类固醇激素或高压氧治疗后可获得临床改善,但总的说来,尚无有效的办法治疗迟发性放射性损害。

      1)椎管内转移瘤的化学药物治疗:主要决定于原发性肿瘤的类型,有学者虽试用插管化疗治疗神经系统肿瘤,但尚无论据证明该方法比单纯静脉给药能延长生存率。

      2)对转移瘤侵犯椎体引起广泛破坏,导致严重椎体压缩骨折者,一般状况较好时,进行根治性肿瘤切除,并以人工椎体植入辅以内固定技术,将有助于延缓截瘫发生和护理,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二、预后:

      1.椎管内转移瘤单纯放疗或手术后加放疗作为姑息性治疗,预后极差。普遍认为,对椎管内转移的病人,无论作何种手术,术后存活率很少能超过1年以上,若出现截瘫,手术后神经功能的改善不明显。手术治疗、放疗及生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患者生存率改善也不明显。

  •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一般护理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护理

      一、护理:

      1.宜食木耳、番茄、胡萝卜、香菇、花生、百合、海蜇、杏仁、莲子、梨、荸荠、香蕉、牛奶、黄豆、动物肝脏等。

      2.忌食牛、羊肉、带鱼、辣椒、韭菜、大蒜等。抗肿瘤除了要适当增加以上食物的摄入量外,还要注意远离那些致肿瘤饮食。

      3.在日常饮食中要避免食用枯黄有斑点的水果、蔬菜以及发霉、变质的花生、粮食、豆类;不吃腌渍变质的鱼、肉、酸菜等。另外,肿瘤患者应少食油炸、油煎、肥肉等油腻、不宜消化的食物。

  •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饮食原则

    椎管内转移性肿瘤饮食保健

      饮食宜清淡为主,注意卫生,合理搭配膳食。

椎内转移性肿瘤
椎管内转移瘤压迫脊髓较为常见,因绝大多数患者一旦诊断为椎管内转移瘤后往往接受单纯的放疗或手术加放疗,或放弃治疗。因此,确定转移瘤的准确来源亦较为困难。椎管内转移瘤原发病灶有时难以确定,癌细胞转移途径类似于脑转移,主要经动脉,静脉,淋巴系统及蛛网膜下腔脑脊液播散,全身各处的恶性肿瘤均可转移到椎管内,肺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消化道癌及其前列腺癌均可经动静脉系统转移至椎管,淋巴系统肿瘤如淋巴肉瘤,可以通过椎旁淋巴结经椎间孔直接侵入硬脊膜外,破坏椎骨及压迫脊髓,有2%~5%的淋巴系肿瘤侵犯椎管硬膜外,破坏椎骨并压迫脊髓,急性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可以浸润到椎管内硬脊膜或神经根及其脊髓血管壁,引起脊髓受压迫缺血或出血,导致脊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