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心包原发性肿瘤可能从胚胎残余发展而来,包括畸胎瘤 (最常见)、心包囊肿、脂肪瘤、血管瘤、平滑肌纤维瘤等良性肿瘤。
心包继发肿瘤远较原发性肿瘤多见。其中以体内诸器官恶性肿瘤转移到心包为常见,如乳腺癌、阿杰金氏病、白血病和恶性黑色素瘤等;恶性肿瘤直接蔓延到心包,常见为支气管肺癌、乳腺癌、纵隔恶性肿瘤(精源细胞瘤、胚胎原性癌、嗜铬细胞瘤等)。
心包肿瘤一般治疗
一、治疗
1、原发性心脏肿瘤
从外科治疗角度,应尽量手术切除。心包肿瘤的血液供应来源于主动脉。有时肿瘤长入心包腔,可累及心旁和升主动或主肺动脉根部,或因粘连紧密,而使切除困难,仅能部分切除或不能切除。经常为探查性手术、姑息切除或为病理诊断目的而切除活组织。其它治疗如化学治疗、-免疫治疗、放射治疗、同位素治疗、心包切开引流、开窗减压术等,应
根据病情 .作全面考虑。 文献记载有采用体外循环方式完全切除心包肿瘤的报告。1958年,Coolly等在体外循环下切除1例附着于心脏直径4 + cm的间皮细胞瘤;Glenn等也切除1例附着在右上肺静脉心包膜面约5.5cm的恶性纤维肉瘤。
(1)心包肿瘤切除术
全麻下,仰卧位,根据肿瘤部位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左前胸经肋间切口或右前肋间切口(必要时据情可切除 1~2根助软骨、切断缝扎乳内动静脉)。暴露好心包肿瘤、尽量彻底切除,妥善止血,心包缺损部分不必强行修复,扩大心包切口防止心脏疝出。
嗣后施行纵隔或胸腔引流。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
(2)心包引流术
对晚期或无法手术切病例,又伴心包积液时,为了缓解心脏受压,可作减状心包引流术,同时取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采用剑突下心包引流为宜。
(3)放射疗法
根据心包肿瘤的病理诊断,对放射线敏感的病例,作深部X线、钴60或直线加速器等放射治疗。可缓解症状。以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效果较好。
(4)化学治疗
根据细胞类型采用相应化疗药物,实施同步间歇化疗方案,常用的药物为表阿霉素、长春新春、顺柏、卡柏、自力霉素、丝裂霉素、威猛、长春花殓、异环玲酰胺、环玲酰胺等。需注意化疗药物对造血系统的抑制问题;应在支持疗法下作化疗;并配合免疫治疗(干扰素、安康胶囊等)。总之,需采用综合治疗,效果为好。
2、继发性心包肿瘤
对症治疗,反复心包穿刺抽吸积液,是减轻心包压塞的有效方式。
如能配合使用免疫制剂如干扰素(美国先灵葆治药有限公司制造)300万单位,皮下注射,每周2~3次,长期使用, 能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症发展、可望延长缓解期,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一、预防
本病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心包肿瘤一般护理
一、心包肿瘤患者日常生活护理措施如下:
1、宜多吃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食物:海参、香菇、银耳、中华猕猴桃、薏米、菱及动物的胰、肝、肾、脾、海鱼等。
2、忌吃烟酒和辛辣食物。
3、患者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
4、工作宜劳逸结合,防止过度劳累,生活要有规律
5、饮食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一般可少食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宜,避免辛辣、肥甘饮食及烈性白酒的刺激。
6、对胃痛持续不已者,应在一定时间内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7、戒除吸烟等不良习惯。慎用对胃肠粘膜有刺激作用的化学药物。
8、出现大量黑便或吐血、便血者,应及时住院治疗,以防不测。
9、对郁热或虚热性胃痛,则宜稍凉服用。如伴见呕吐,可将汤药改作多次分服。
二、心包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
术后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数量。术后应继续对心电、血压及呼吸进行检测。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尤其术后尿量较多时应补充足够的水及钾、钠、氯等。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及进行呼吸功能的锻炼,预防呼吸道感染。此外,术后应加强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
心包肿瘤饮食原则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
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