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病因还不清楚。绝大多数病例,特别是40岁以下者,病因不明,也不产生严重后果。40岁以上者多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关。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黏蛋白沉积和随后的毛囊变性引起斑片状秃发是起病的机制之一。
毛囊性黏蛋白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无特效疗法,良性型可自发消退,预后良好。恶性型应给予相应治疗。可使用浅部X线治疗和皮质激素疗法。
二、预后
局限性皮损见于头面部,一般1年内消退。泛发性皮损所需时间稍长。一般不会产生永久性脱发;极少数患者可伴发Hodgkin病。继发型(恶性型) 40岁以上的患者。患者常死于淋巴瘤或其他合并症。
1.预防:毛囊性黏蛋白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其发生的措施有一定的困难。临床上可根据目前有关恶性毛囊性黏蛋白病的病因研究结果,对于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预防,可能有助于延缓或阻断该病的发生。对于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若给予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则有可能延长缓解期甚至阻止其复发。因此,对于毛囊性黏蛋白病的预防调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2)密切注意浅表肿大的淋巴结的变化,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更应高度警惕。
3)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4)积极治疗与本病发生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结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等。
5)对于浅表的病变,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或刺激。
2.其他注意事项:毛囊性黏蛋白病早期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晚期则随病变的进展出现感染及相应组织器官受侵的临床表现。
毛囊性黏蛋白病一般护理
1、对于照顾这类病要有耐心,如果他们是刚刚动过手术的病人,最好每天早时晨和晚上为他们的伤口消毒、消毒时手不要太重,以免造成病人疼痛。
2、每隔二天要给病人换床单和衣服,清洗时要用消毒药水浸泡15分钟左右,再开始清洗,另外,要保持 室内通风,屋里不要放有刺激气味的物质。
3、不要让病人伤口碰到水,或者其它物质,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会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病人服药后,可以在水里放一些冰糖,以防药品过苦。
毛囊性黏蛋白病饮食原则
1.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每天经常喝水,喝水能促进血液循环,排出身体毒素 。
2.在洗澡的时候,不要与他人共用一条毛巾,如果身上或手上,划破了伤口,可用医院专用的碘酒来杀毒、消炎,不要接触到水或病毒,以免感染。
3.日常饮食方面,多吃有营养 的鱼类、蛋类及有营养 的物质,除了特殊情况下,尽量少喝酒 ,少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