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毛囊性黏蛋白病

    毛囊性黏蛋白病(follicular mucinosis)是由于黏蛋白沉积和随后的毛囊变性所致的斑片状秃发综合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皮肤科
    疾病别称:毛囊皮脂腺粘蛋白沉积症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头部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X线治疗
    治 愈 率:35%,多以控制症状为主
    治疗周期:3-6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1000-5000元)
    疾病症状:毛发脱落,结节,丘疹
    相关检查:浆细胞,胶体铁染色
    并发症:原发性淋巴瘤
    治疗药品:哈西奈德溶液,固肾生发丸
  •   一、发病原因

      病因还不清楚。绝大多数病例,特别是40岁以下者,病因不明,也不产生严重后果。40岁以上者多与皮肤T细胞淋巴瘤有关。

      二、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黏蛋白沉积和随后的毛囊变性引起斑片状秃发是起病的机制之一。

  • 毛囊性黏蛋白病一般治疗

      一、治疗

      无特效疗法,良性型可自发消退,预后良好。恶性型应给予相应治疗。可使用浅部X线治疗和皮质激素疗法。

      二、预后

      局限性皮损见于头面部,一般1年内消退。泛发性皮损所需时间稍长。一般不会产生永久性脱发;极少数患者可伴发Hodgkin病。继发型(恶性型) 40岁以上的患者。患者常死于淋巴瘤或其他合并症。

  •   1.预防:毛囊性黏蛋白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其发生的措施有一定的困难。临床上可根据目前有关恶性毛囊性黏蛋白病的病因研究结果,对于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预防,可能有助于延缓或阻断该病的发生。对于经治疗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若给予积极的预防或治疗措施,则有可能延长缓解期甚至阻止其复发。因此,对于毛囊性黏蛋白病的预防调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和积极治疗病毒感染。

      2)密切注意浅表肿大的淋巴结的变化,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疾病患者,更应高度警惕。

      3)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4)积极治疗与本病发生可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如慢性淋巴结炎、自体免疫性疾病等。

      5)对于浅表的病变,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或刺激。

      2.其他注意事项:毛囊性黏蛋白病早期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晚期则随病变的进展出现感染及相应组织器官受侵的临床表现。

  • 毛囊性黏蛋白病一般护理

      1、对于照顾这类病要有耐心,如果他们是刚刚动过手术的病人,最好每天早时晨和晚上为他们的伤口消毒、消毒时手不要太重,以免造成病人疼痛。

      2、每隔二天要给病人换床单和衣服,清洗时要用消毒药水浸泡15分钟左右,再开始清洗,另外,要保持 室内通风,屋里不要放有刺激气味的物质。

      3、不要让病人伤口碰到水,或者其它物质,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会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病人服药后,可以在水里放一些冰糖,以防药品过苦。

  • 毛囊性黏蛋白病饮食原则

      1.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每天经常喝水,喝水能促进血液循环,排出身体毒素 。

      2.在洗澡的时候,不要与他人共用一条毛巾,如果身上或手上,划破了伤口,可用医院专用的碘酒来杀毒、消炎,不要接触到水或病毒,以免感染。

      3.日常饮食方面,多吃有营养 的鱼类、蛋类及有营养 的物质,除了特殊情况下,尽量少喝酒 ,少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