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 概况
  • 病因病理
  • 疾病治疗
  • 疾病预防
  • 疾病护理
  • 疾病饮食
  •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在肢体骨和筋膜形成的间隔区内,因各种原因造成组织压上升,致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组织严重供血不足,甚则发生缺血坏死,最终导致这些组织功能损害,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基本信息
    挂号科室:骨科,中医科,急诊科
    疾病别称:间隔综合征,筋膜间隔区综合症,筋膜间隙综合征
    是否医保:
    发病部位:肌肉,周围神经系统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
    是否传染:无传染性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治 愈 率:外科手术治愈率约为60-70%
    治疗周期:1-2个月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3000 —— 8000元)
    疾病症状:关节疼痛,乏力,头痛
    相关检查:CT检查
    并发症:
    治疗药品:复方氯唑沙宗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   筋膜间隔区保持一定的压力,称为组织压或肌内压。当间隔区的容积突然减小(外部受压)或内容物突然增大(组织肿胀或血肿),则肌内压急剧上升,使血管、神经及肌肉组织遭受挤压。其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种:

      1.肢体外部受压:创伤骨折后,包扎过紧过久,肢体被重物挤压;昏迷或麻醉时,肢体长时间受自身体重压迫等,使筋膜间隔区容积变小,引起局部缺血。

      2.肢体内部组织肿胀:骨折严重移位或巨大血肿,肢体挫伤,毒蛇或虫兽伤害,剧烈运动或长途步行,均可使肢体内部组织肿胀,导致筋膜间隔区内压力升高。

      3.大血管受阻:筋膜间隔区内血管受压或受阻而缺血,继而组织发生水肿,使间隔区内压力逐渐增高。形成缺血一水肿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通常缺血30分钟,即发生神经功能异常;完全缺血12~24小时后,则发生肢体永久性功能障碍,出现肌肉挛缩、感觉异常、运动丧失等表现。

  •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一般治疗

      1.切开减压法:

      疑有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肢体,不可将其抬高,因为抬高患肢后将降低局部血压,可使症状加重。促使该征形成。确诊后,最有效的办法是立即切开深筋膜,解除间隔区内高压,阻断缺血一水肿恶性循环。疗效取决于切开的时间和范围。在时间上,越早越好;在范围上,须将全间隔区肌腹部筋膜充分切开。这样可使间隔区内组织压力下降,防止组织坏死,同时有利于静脉回流,促进动脉的血运,使小动脉开放,组织重新获得血流供应,从而消除缺血状态.

      (1)切开位置

      沿肢体纵轴方向作切口,深部筋膜切口应与皮肤切口一致或略大,以便充分暴露肌肉组织,上臂和前臂均在旁侧作切口,手部在背侧作切口,大腿应在外侧切开,小腿应在前外侧或后内侧切开。

      (2)切口范围

      应切开每一个受累的肌筋膜间隔区,否则达不到减压的目的。小腿切开减压时,可将腓骨上2/3切除,以便将小腿4个筋膜间隔区充分打开。

      (3)切开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①尽量彻底清除坏死组织,消灭感染病灶。

      ②切口创面可用凡士林纱布、生理盐水纱布或生肌象皮膏加珍珠粉换药。如切口不大,可待其自行愈合或行二期缝合,若创面较大,肉芽新鲜,可采用植皮术以促进愈合。

      ③严格无菌操作,预防破伤风及气性坏疽。

      ④切开后伤口不可行加压包扎,以防再度阻断血循环。

      ⑤注意观察伤口分泌物的颜色,并将分泌物送细菌培养,以便选用适当抗生素。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辨证论治

      1.中医治疗:

      (1)中药治疗

      根据《伤科补要》的辨证施治原则,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桃仁四物汤、复元通气散.参黄散、复元活血汤、紫金丹等。

      ①瘀阻脉络型:治宜活血化瘀,疏通脉络。方用圣愈汤加减。

      ②肝肾亏虚型:治宜补肝益肾,滋阴清热。方用虎潜丸加减.外治可选用八仙逍遥汤、舒筋活血洗方或旧伤洗剂,熏洗患肢。

      (2)理筋手法

      轻症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用理筋手法治疗效果较好,重症则疗效欠佳。步骤是先用摩、揉、捏等手法,由浅入深,反复施行3~5分钟,然后逐一揉、捏每个手指或足趾,并被动地做伸指(趾)动作,以患者略感疼痛为度,不宜用暴力强行被动伸指(趾)。继而推、摩、揉腕或踝关节,最后以双手揉搓前臂或小腿,以放松挛缩肌群。

      2.练功及牵引疗法:

      上肢可用健手协助患手作伸指、伸腕、握拳动作,也可两手相交,掌心向下或向前作翻腕动作。下肢可练习伸趾、屈趾及躁关节背伸、跖屈活动。

      将患肢置于支架上牵引,亦有一定疗效。每次约半小时左右,如牵引过程中手指发麻或发紫,可放松休息片刻再继续牵引。

  • 早期诊断极其重要,对临床表现缺乏经验或对此症不完全了解,混淆不可靠的临床体征,延误诊断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寻求有效的诊断方法,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预防其严重性的关键。

  •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一般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

      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

  •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饮食原则

      一、食疗方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桃仁四物汤、复元通气散.参黄散、复元活血汤、紫金丹等。

      ①瘀阻脉络型:治宜活血化瘀,疏通脉络。方用圣愈汤加减。

      ②肝肾亏虚型:治宜补肝益肾,滋阴清热。方用虎潜丸加减.外治可选用八仙逍遥汤、舒筋活血洗方或旧伤洗剂,熏洗患肢。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间隔综合征,筋膜间隔区综合症,筋膜间隙综合征
在肢体骨和筋膜形成的间隔区内,因各种原因造成组织压上升,致血管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肌肉、神经组织严重供血不足,甚则发生缺血坏死,最终导致这些组织功能损害,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统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