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防护

胃病 2012-07-26 17:24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小儿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缺陷,引起胃液或胆汁反流,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以呕吐为主,如呕吐严重可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反流物吸入呼吸道,产生反复发作性肺炎或哮喘、慢性食管炎、食 ...

  小儿胃-食管反流是由于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缺陷,引起胃液或胆汁反流,引起临床主要表现以呕吐为主,如呕吐严重可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反流物吸入呼吸道,产生反复发作性肺炎或哮喘、慢性食管炎、食管狭窄。2岁以上可有胸骨后烧痛,嗳气,上腹部不适,咽下困难,大便隐血阳性。

  1、防治

  (1)首先应用促进胃动力药吗丁啉或普瑞博思。小儿首选用吗丁啉混悬液,每次0。3mg/kg,每日3~4次,吗丁啉为外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管下部括约肌收缩力,防止胃-食管反流,增加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能有效地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无锥体外系反应。普瑞博思新型全胃肠动力剂,主要作用于肠肌层神经丛运动神经元的5-羟色胺受体,增加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诱导和加强胃肠道生理运动,每次0。1~0。2mg/kg,每日3次口服。(2)应用胃肠道粘膜保护剂如思密达粉剂,系双四面体氧化硅八面体氧化铝。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有强大吸附作用,能增强肠粘膜屏障。(1岁每次1/3袋,1~2岁每次1/2袋,>2岁每次2/3~1袋每日分3次口服)。(3)合并食管炎的大年龄儿童可加服H 2 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20~40mg·kg -1 ·d -1 ,分4次口服,或雷尼替丁150mg/次,2次/日。(4)注意治疗胃肠道感染,可用庆大霉素10~20mg·kg -1 ·d -1 分3次口服。并予以相应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

  2、护理要点

  (1)在新生儿期多见于生理性,一般不必治疗,应加强护理,少量多次喂奶。喂奶后应保持躯干竖直体位。以前倾俯卧30为佳,呕吐后应及时拍背清理口腔,以防引起吸入性肺炎及窒息,并注意患儿呕吐时间、呕吐物的性状次数 及患儿营养精神状态。(2)食物以稠厚为佳,少量多餐,睡前应禁食。婴幼儿增加喂奶次数,缩短喂奶间隔时间,人工喂养儿可在牛奶中加入麦片或谷类、饼干等食品。(3)大年龄儿童必需注意合理饮食和规律生活作息制度,避免酸、辣、生、冷、油炸不易消化的刺激性食物,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4)严重者尽量短期禁食,应注意静脉补液。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吃土豆养胃治胃病的小窍门
    配方:鲜马铃薯10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鲜马铃薯洗净,用搅肉机捣烂,用洁净纱布包之挤汁;放入锅内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熬;当浓缩至黏稠状时,加入一倍量的蜂蜜一同搅拌,再以文火煎至成膏
    100310次观看数 2012-08-16 09:13:11
  • 冲杯红茶提神消疲又养胃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而红茶营养丰富,不仅可以提神消疲、生津清热,还有不错
    100417次观看数 2012-08-17 09:28:03
  • 养胃也要对“胃口”
    口中发苦、有异味、口干 常为肝胃郁热型。可多吃“三瓜”——苦瓜、黄瓜、丝瓜等清热泻火通便的食物。同时伴有面部痤疮者,可常食“瘦肉炒三瓜”:将50克猪肉煸炒至半熟。依次将苦瓜、丝瓜、黄瓜各10
    100546次观看数 2012-08-18 10:08:47
  • 5种吃法才不会得胃病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暖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的起因主要与饮
    100736次观看数 2012-08-19 15:35:55
  • 胃下垂能进行剧烈运动吗?
    胃位于人的上腹部偏左 ,它的位置相对较固定。生理情况下 ,其位置常因人的体型、体位、胃内容物的充盈情况等而发生一定变化。 正常情况下,维持胃的腹膜及韧带坚强有力,胃的位置变化不致太大,仍在上
    101845次观看数 2012-09-12 15:38:02
  • 腹胀不能随意服用胃药
    引起腹胀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如进食过多或饮食习惯不良吸入大量空气,引起肠胀气而致腹胀;更多见的是病理性原因,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黏膜脱垂、幽门梗阻、肠梗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146000次观看数 2013-08-16 1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