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术 开腹竟没找到阑尾 事发海口永兴镇卫生院,病人家属:白挨一刀却没找到病根怎么算? 本报海口7月8日讯(记者 陈新 实习生 石亮旭)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41岁的王某腹痛两天无法走路, ...
动手术 开腹竟没找到阑尾
事发海口永兴镇卫生院,病人家属:白挨一刀却没找到病根怎么算?
本报海口7月8日讯(记者 陈新 实习生 石亮旭)海口市秀英区永兴镇41岁的王某腹痛两天无法走路,被送到永兴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考虑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结果开了王某腹腔,找来找去竟没找到病根。
据王某介绍,7月5日晚上,他的右下腹突然疼痛起来,且走路困难。7月6日,他就到海口一家三甲医院做了B超检查和验血。其中,B超检查提示是王某有脂肪肝,但胆、脾、输尿管、膀胱未见异常。经过检查,医生怀疑王某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导致的。
记者在王某提供的三甲医院病历上看到,“诊断结果”一栏上写着“腹痛待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字样。考虑到在海口三甲医院做手术费用高,加上术后照顾也不方便,于是王某就决定回到了永兴镇去治疗。
7月7日,带着在海口三甲医院的相关检查报告,王某到永兴镇中心卫生院进行治疗。
王某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他在永兴镇中心卫生院检查后,医生同样认为他患的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记者在王某提供的永兴镇中心卫生院病历上看到,医生在入院诊断书上写着“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的字样,且“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字样后打了一个“?”号。
7月7日晚7点多钟,王某被推进永兴镇卫生院手术室,进行阑尾炎切除手术。可令王某和家属惊异的是,医生打开王某的腹腔后,探查了一个小时左右,都没能发现王某的阑尾。最后,考虑到病人的生命安全,医生决定终止手术,缝合约8厘米的切口,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既然检查认为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医生打开病人的腹腔查找却没找到,这让病人白白挨了一刀怎么算?”
王某和家属认为,医生第一次开腹手术没有解决问题,意味着病人还要做第二次手术,这样不仅增加了病人的创伤,还增加了病人的医药负担。7月8日中午,王某被转到了海南省农垦总局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
面对王某和家属的质疑,永兴镇中心卫生院陈院长接受南国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省卫生厅要求,三甲医院的检查结果是可以互认的,王某在海口三甲医院检查怀疑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卫生院没有理由不认可,结合卫生院医生临床诊断,考虑也是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于是决定剖腹探查。可医生剖腹探查后,可能是阑尾异位,没找到阑尾,而是发现王某的小肠上有个肿物。考虑到麻醉时间问题,为了病人的病情和安全考虑,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医生才决定终止手术,关腹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医生没有误诊误治,剖腹探查阑尾炎是正常医疗行为。”陈院长表示,剖腹找不到阑尾,医生不可能在病人腹腔内长时间继续找。最后,卫生院建议王某转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