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麦粒肿的中医治疗

麦粒肿 2011-04-10 10:1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麦粒肿是生于眼睑边缘的局限性小结,形如麦粒,眼睑肿胀,按之疼痛剧烈,3—4天后睑缘毛根或眼睑内出现黄白色脓点,脓成溃破,排脓始愈。现代医药认为,麦粒肿是睑腺组织受细菌感染行成睑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

  

麦粒肿的中医治疗

 

  麦粒肿是生于眼睑边缘的局限性小结,形如麦粒,眼睑肿胀,按之疼痛剧烈,3—4天后睑缘毛根或眼睑内出现黄白色脓点,脓成溃破,排脓始愈。现代医药认为,麦粒肿是睑腺组织受细菌感染行成睑腺组织的化脓性炎症。

  外感风热型 麦粒肿兼有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取穴:攒竹,鱼腰,太阳,丝竹空,行间。恶寒发热加外关;头痛加风池。方法:眼区各穴毫针刺或点刺出血,每日1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脾胃薀热型 麦粒肿兼见口臭,口干,心烦,苔黄腻,脉数。取穴:承泣,四白,瞳子髎,合谷,三阴交。方法:同外感风热型。

  也可同时加刺阿是穴。方法:在红肿处酒精消毒后,用0.5—1.0寸毫针,斜向刺进红肿处2—5毫米(视肿物大小,大者深刺,小者浅刺),不捻转,留针刺10—15分钟。

  耳穴疗法 取穴:眼,肝,耳尖,神门,肾,皮质下,心。方法:耳尖放血,余穴贴压王不留籽。贴压时耳部常规消毒,按摩耳部发红为好,贴压完毕按压2—3次。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4遍,每遍按压15—20次,小儿由家长帮助按压。3天后复查,如麦粒未消,再做第二次治疗。

  梅花针疗法 取穴:麦粒肿在上眼睑,叩打上睑与眉毛间;在下睑者,叩打下睑与承泣,球后之间。用梅花针叩击以局部出现灼热感或红晕为度。每日3次,3—5次一疗程。

  点刺疗法 取穴:在第1—2胸椎至腋后线上找阳性反应点。婴幼儿如无反应点时,取第3—5胸椎刺突外两横指处。方法:用圆利针点刺,小儿用28号毫针即可,使出血2—3滴。

  针灸治疗本病,对早期未化脓者疗效最好,可促其吸收,消肿,并有止痛作用。对已化脓者可促其排脓。注意脓成未溃者严禁挤压,用无菌热毛巾拧干后,敷患处15—20分钟,每日2次。禁服辛辣有刺激性食物。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小孩为什么容易得麦粒肿
    由于小儿免疫机能差,对感染的抵抗力不强,加上本性好动,若同时伴有卫生习惯不良,脏手揉眼等,易致细菌侵入腺体而发
    131201次观看数 2013-03-01 17:25:06
  • 小儿麦粒肿的护理注意事项
    麦粒肿初起有眼睑痒、痛、胀等不适感觉,之后以疼痛为主,少数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
    131202次观看数 2013-03-01 17:25:06
  • 中医是如何诊断麦粒肿的?
    发病常因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煎灼津液,变生疮疖;过食辛辣炙腐,脾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
    131203次观看数 2013-03-01 17:25:06
  • 患上麦粒肿要及时治疗
    患了麦粒肿后要及时治疗,因为早期症状轻微,通过局部治疗往往就能控制其发展,炎症可很快消退而治愈
    131204次观看数 2013-03-01 17:25:06
  • 捏挤“麦粒肿”会危及生命?
    “麦粒肿”就是民间俗称的“偷针眼”,是一种眼睑边缘或眼睑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因为它的形状、大小都和麦粒
    131205次观看数 2013-03-01 17:25:06
  • 四大招数让你的眼睛不再浮肿
    大多年轻朋友会经常熬夜,导致早上起床的时候眼睛会有一种沉重的感觉,甚至有的人会睁不开眼。其实,眼睛会在清晨出现浮肿是很平常的事情,一般的原因是你头天晚上临睡前喝水太多或者熬夜睡不够。
    146153次观看数 2013-08-21 09:5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