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干眼和慢性结膜炎的区别

眼病诊断 2011-03-25 17:12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诊一些中老年患者和频繁使用电脑的年轻白领,因为眼睛刺痛、干涩、异物感、眼酸胀和疲劳感前来就诊。其中很多人曾被认为是“慢性结膜炎”而接受各种类型的抗菌素眼药治疗。 ...

干眼和慢性结膜炎的区别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接诊一些中老年患者和频繁使用电脑的年轻白领,因为眼睛刺痛、干涩、异物感、眼酸胀和疲劳感前来就诊。其中很多人曾被认为是“慢性结膜炎”而接受各种类型的抗菌素眼药治疗,结果这些患者的症状并无好转,甚至有加重现象。每每接诊这些患者后,在眼科裂隙灯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他们的眼表状况,并结合其他一些辅助检查,最终得出的诊断却是“干眼”。“干眼”和“慢性结膜炎”患者的主觉症状和眼部体征有时相仿,但两者是不同的疾病。

  “慢性结膜炎”是眼科常见病。主要症状为:眼部干涩、痒,眼内好像有灰沙吹入,沙涩不适。同时还有眼睑重坠难睁,眼疲劳,晚间或阅读时加重,早晨睡醒时有眼分泌物粘住眼睑,白天眦部可见白色泡沫状分泌物。翻转眼睑可见睑结膜轻度充血、粗糙,有滤泡、乳头增生,血管纹理不清,严重时球结膜也有充血。慢性结膜炎按其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免疫性、化学物理刺激性、全身疾病相关性、眼部疾病继发性等。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2.局部应用抗感染滴眼液、眼药膏及收敛剂等。3.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和质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有很多眼病、全身病和特殊刺激会引起干眼,常见的眼病如重度沙眼、眼表烧伤、眼部瘢痕性类天疱疮、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或点抗代谢眼药水、反复发作性角膜结膜炎、眼球多次手术等;有些全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引起的突眼、维生素a缺乏和中老年妇女常患的具有干眼、口腔干燥和关节炎三联征的所谓sjogren综合征,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干眼。干眼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有发病年龄低龄化的趋势。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室人员,佩戴隐形眼镜的近视眼患者,是干眼病的多发人群。

  干眼病的主要表现为眼部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眼红,畏光,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疲劳,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通过眼科专业的裂隙灯检查以及泪液分泌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和泪膜破裂时间测试,有助于对“干眼”的准确诊断。干眼病不是感染性炎症,不应使用含抗生素的眼药水,长期使用消炎类眼药水,容易加剧眼表毒性,对眼睛后患无穷。因此,切莫滥用消炎类眼药水。目前针对病因治疗是治疗干眼病的关键,此外保持眼睑清洁,局部点滴人工泪液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对于中重度干眼患者可进行暂时或永久性泪小点栓塞治疗。不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干眼患者,因此治疗方案应个性化。

  总之,每当眼部不适,医生不主张患者自行买药点眼。“术业有专攻”,普通民众并无鉴别相近表现疾病的知识,眼睛又是特别娇贵重要的器官,所以建议寻求专业医生诊治为妥。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调查:仅四成人会滴眼药水
    共有200名青光眼患者参与此次研究,虽然绝大多数患者已经使用眼药水半年以上,但研究者发现,超过1/4的人没能把药
    132609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9:37
  • 预防感染红眼病不能光靠眼药水
    由于红眼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专家提醒,远离“红眼病”的关键在于预防,要从保证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等方面
    132610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9:37
  • 使用眼药水千万莫滥用
    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目前90%的眼药水中都含有防腐剂,这些物质会对眼睛表面的细胞造
    132611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9:37
  • 使用眼药水时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眼科专家告诉我们,现在药店里卖的眼药水大多都含有防腐剂,即使是人工泪液,一般也都添加防腐剂。若长期使用这样的眼药水,会损害眼睛的健康或加重眼病的症状
    132612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9:37
  • 专家告诉你:如何正确使用眼药水
    如何辨别哪些是无防腐剂的眼药水呢?专家告诉我们,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一般是小包装、一次性使用的,存储期很
    132613次观看数 2013-03-02 09:59:37
  • 手把手教你如何正确处理眼内异物
    最新的医疗调查结果显示,意外伤害事件已经成为中国儿童的第一“杀手”。为避免儿童在戏耍玩闹的同时,以外伤害到眼睛,因此我们除了需要更好地保护孩子,让孩子远离导致眼睛意外的环境
    160441次观看数 2013-10-19 13: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