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孩子独立先“心灵断奶”

心理测验 2011-03-11 14:51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怎样才能与孩子分床睡觉是很多父母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父母和孩子分床睡,是一次“断奶”的过程,甚至要比断奶还难,因为这次断奶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断奶”。尽管过程艰难且令人揪心,但父母们还是要学会培养 ...


  怎样才能与孩子分床睡觉是很多父母都关心的一个问题。父母和孩子分床睡,是一次“断奶”的过程,甚至要比断奶还难,因为这次断奶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断奶”。尽管过程艰难且令人揪心,但父母们还是要学会培养孩子独立睡眠的习惯。

  在孩子幼儿时期,一些父母为了能在夜晚更好地照顾孩子而和孩子同床而眠。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以后,父母们发现想与孩子分床睡觉已经成了一件让人苦恼的事情:孩子不愿意离开父母的房间,父母也不放心让孩子独自睡觉。

  孩子不愿意独睡的原因有:恐惧心理,这可以说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比如害怕在书上、电视里看到过的妖怪、坏人等,或是曾经做过噩梦。依恋心理,孩子从小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加上从小一直与父母同床,每天在父母的爱抚中,孩子容易产生依恋心理,导致不愿分床睡。孤独心理 ,孩子与父母一起睡,睡前可以说说话,听听故事。早上睁开眼睛就可以看见父母的笑脸、倾听温柔的话,向父母撒娇,觉得很踏实。而自己单独睡就会很孤单,孩子自然就不愿意了。

  让孩子独立睡眠有很多好处,既给孩子独立的机会,又有益孩子身体健康,同时增加夫妻感情交流的机会。

  建议家长试试以下方法:

  1.布置一个孩子喜欢的环境。父母可以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想像力,和孩子一起布置他的小房间或者小床铺,父母要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并告诉孩子:“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小天地,你可以在这里做很多事,爸爸妈妈都不会来打扰。”这样,孩子会感到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自己可以说了算。

  2.帮助孩子克服胆怯心理,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去睡眠。委婉而平静地告诉孩子:“很多像你这么大的小孩都会害怕,爸爸妈妈小时候也害怕过,后来就不怕了。”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如节假日让他在爷爷奶奶家住几天,减少对父母的依恋。此外,家长还要让孩子明白他为什么要单独睡;父母与孩子分床睡时,要给孩子创造好心情,尤其在晚上入睡前,陪在他身边,可以给孩子讲讲笑话或故事,让他心情放松。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听听轻柔舒缓的音乐,但不要讲鬼怪故事或者听节奏过快的音乐。等他睡着后再离开。

  3. 给孩子找个替代物。这时如果孩子需要,可以给他找一个替代物。例如,让他抱着妈妈的枕头睡觉,或者抱着自己喜欢的娃娃睡觉等。时间长了,孩子适应了一个人独睡时,父母可撤掉替代物。

  4.打开房门,保持空间交流。孩子开始独睡时,打开他房间的门,父母也打开自己房间的门,让两个小空间连接起来,并且告诉他:“爸爸妈妈就在你身边呢,你一叫妈妈就能听见。”这样,孩子会感到还是和父母在一个房间里睡觉,只不过不是在一张床上。尤其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很不习惯,也许会经常叫醒你,或者半夜爬到你的床上,但没关系,给孩子一些时间适应,父母要坚持这么做。

(实习编辑:黄秀杰)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对方对你有几分好感
    告诉对方,人的手指间有二个地方一碰就痒得不得了,现在在你的指间放两支笔,试试看会不会令你发痒? 虽然有机会和心仪的对象约会,却因为毫不知悉对方的心意,因而停留在原地踏步的阶段,在此介绍让你能明
    74858次观看数 2011-03-05 17:42:27
  • 你的嫉妒心理有多强
    面对一张白纸,请拿起一支笔,画一幅画按照下列要求来悄悄测试一下自己的嫉妒心理的程度吧…… 评分标准: 第1、5题为a.0分;b.1分;c.2分;d.3分; 第2、7题为a.3分
    74859次观看数 2011-03-05 17:42:27
  • 陪上司去卡拉OK去不去?
    如果有一次,公司请吃饭。吃完饭后,你的上司突然过来对你说:“你是我的得力助手,有创见、能力又强,此后要你多多帮忙。这件事我们需要聊聊,我们到卡拉OK去,好吗?”他是个卡拉OK的高手,而你最不喜
    74860次观看数 2011-03-05 17:42:27
  • 喝水习惯透露个性
    一个人在喝水时,怎样拿杯子,可以透露他的个性: A拿杯子上端 B拿杯子中央 C拿杯子下端 D以两手拿杯子 E喝水时摇晃杯子 F一手拿杯子,一手拿其他东西
    74861次观看数 2011-03-05 17:42:27
  • 你的心理属于哪种类型
    人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对心理类型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儿童型”。这种类型的人,大多数具有自发性,并往往在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表
    74862次观看数 2011-03-05 17:42:27
  • 幸福会与你擦身而过吗?
    你看上一条裤子,试穿之后你发现拉链拉不起来的时候,你的反应会是什么? 1.恨自己变胖了 2.换别款的裤子b
    74863次观看数 2011-03-05 17: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