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逆转白血病耐药的“悲剧”

白血病 2011-03-11 14:17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随着对肿瘤药物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探索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理并加以有效逆转,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对近些年肿瘤多药耐药机理的研究情况加以概括,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在白血病的治 ...

随着对肿瘤药物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探索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理并加以有效逆转,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对近些年肿瘤多药耐药机理的研究情况加以概括,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在白血病的治疗方法中,化疗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自从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以来,虽对少数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成功,但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收效却不大,这其中1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了耐药性。1970年Bielder和Riehm发现,P388细胞及中国仓鼠肺细胞对放线菌素D产生抗药性的同时,对结构与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等也产生交叉抗药性,这与以往认为的肿瘤细胞只对同1类型的药物产生抗药性,而对不同类型的药物仍敏感的观点不同,这种现象即被称为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近年来,随着对肿瘤药物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探索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机理并加以有效逆转,已成为肿瘤研究领域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对近些年肿瘤多药耐药机理的研究情况加以概括,希望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帮助。

  小编提醒:病毒缔造白血病“噩梦”

  1、 P-糖蛋白和mdr1基因

  1976年Juliano等在研究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细胞)对秋水仙碱和其它作用于膜的药物的交叉耐药性时发现,具有交叉耐药性的细胞内药物积聚发生障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细胞表面有1种分子量为170KD的糖蛋白存在,这种糖蛋白只在变异的具有交叉耐药性的CHO细胞表面存在,而在原代CHO细胞表面则没有,作者将其命名为P-糖蛋白(P-glycopro-tein,P170),并认为这种糖蛋白可以改变细胞膜疏水区对药物的通透性。1986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发现了多药耐药基因mdr1。现在已经知道,拥有P170的肿瘤细胞摄入药物的能力与敏感细胞没有差异,但药物外排能力却加强,表明P170能调节细胞膜通透性以影响药物在细胞内积聚。P170由128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肽链占140KD,糖链占30KD,P170的N端与C端形成对称结构,且氨基酸序列有高度同源性,每部分各由细胞质亲水区与跨膜疏水区组成,疏水区具有通道蛋白性质,亲水区有ATP结合位点。因此,P170被认为在MDR细胞中充当能量依赖性药物外排泵,但其具体过程尚不清楚。

  小编提醒:如何扫清白血病隐患

  编码P170的是mdr1基因,人的mdr1基因定位在第7号染色体长臂的第2区第1带上,含28个外显子。1986年Igor等用DNA分析和Southern杂交的方法证明其转录4.4kb的mRNA片断。Takatori等研究发现mdr1上游-131到+10表现出启动子活性,并发现3种DNA结合蛋白,分别为NF-R1、NF-R2、NF-R3,其中NF-R2与mdr1基因转录激活的负调控有关,能与mdr1基因上ATTCAGTCA序列及GC盒结合,而ATTCAGTCA又被认为是mdr1基因转录的正调控区域A。此外,又有学者证明,在mdr1基因上游存在2个特殊区域,分别在-258~-198和-136~-76,在人KB细胞中分别与抗癌因子和热休克有关。mdr1基因及其表达产物P170是目前研究最多的1种多药耐药机制,逆转其作用过去曾被认为是1把双刃剑,因为P170在人类正常组织如肾上腺、肾脏、回结肠、直肠、肝、肺等均有较高表达,这显然与这些组织的解毒功能有关,但目前认为这种表达在耐药肿瘤细胞中更高。另外,有人在非P-糖蛋白表达的MDR细胞中发现了1种由15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膜转运蛋白含量明显高于药敏细胞,并证明是1种细胞膜ATP结合蛋白,也参与肿瘤耐药性的形成。目前,将多种与MDR有直接关系的蛋白(不包括P170)如190KD、95KD、100KD等统称为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iated protein,MRP),它们对MDR的影响正在越来越多地被观察到。

  小编提醒:诱发白血病的“元凶”

  2、 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TopoⅡ)

  TopoⅡ是催化DNA拓扑异构体相互转换的1种酶,TopoⅡ经纯化已得到2种有活性的同工酶,分别称做α、β,分子量分别为170KD和180KD。。以TopoⅡ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是通过形成稳定的可切割复合物抑制DNA的复制与转录,通过对这类药物呈现耐药性的细胞的研究发现,TopoⅡ的含量与活性有所改变,如Perry等对丝裂霉素(抗TopoⅡ)的耐药株和敏感株细胞的研究中发现,耐药株的TopoⅡ活性下降。

(实习编辑:戴月娟)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不明病毒 白血病致病新诱因
    在二战开始后,为了防备德军的进攻,驻扎在设得兰地区的英军数量大增,军人来自全国各地,二战结束后,大部分驻军随之
    121300次观看数 2013-02-16 11:19:12
  • 白血病口腔溃疡如何护理
    小儿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恶性疾病,病程长,预后差,需要长期反复应用化学疗法治疗。由于化疗药物的应用和白血病细胞的直接浸润,大约80%患者出现口腔溃疡。因此口腔护理在白血病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1301次观看数 2013-02-16 11:19:12
  • 白血病晚期如何治疗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白血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
    75055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1
  •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
    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常见以下几个方面: 1、白血病的临床表现之起病:白血病起病急骤或缓慢,儿童及青少年病人多起病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着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起病缓慢者以
    75056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2
  • 得了白血病能活多久
    得了白血病能活多久?这是很多白血病患者及患者家属关心的问题。也经常向他们的主治医师问起类似的问题,对于得了白血病能活多久这个问题,很难有明确的答案,白血病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涉及到很多因素,
    75057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2
  • 白血病的早期治疗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是国内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骨髓及其他造血组织中有大量白血病细胞无限制地增生,并进入外周血液,而正常血细胞的制造被明显抑制。白血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
    75058次观看数 2011-03-06 09: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