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从微观中看透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 2011-03-11 11:18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概述】 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技术检测的不断改 ...

  【概述】

  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技术检测的不断改进,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见增多,有些病症病人除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外,有时亦可自行缓解。有些病人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消失。近年来中西结合的治疗,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使本病的预后有较大的改善。

  【流行病学】

  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各国家地区报告的发病率各不相同,我国专家等(1985)对上海市纺织职工3.2万人的调查,患病率为70.41/10万;1992年对广州邮电职工及桂城镇2.6万人的调查,患病率30.13/10万。SLE的年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年龄而有差异。性别方面,女性显著较男性为多,育龄年龄男女之比约为1:8~9,老年人与幼儿男女比约为1:22~3。发病年龄以育壮年为多,尤以20~40岁发病者约占半数。发病年龄越小,其亲族患病体会越大。

  【诊断】

  由于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累及的组织和器官较多,病情复杂,特别是早期不典型患者或仅有一、二个脏器受累者,或无皮疹,甚至无临床表现的。现采用的为美国风湿病协会(ARA)在1982年经修正的诊断标准,共11项:①颧颊部红斑;②盘状狼疮;③光敏感;④口腔溃疡;⑤非侵蚀性关节炎;⑥蛋白尿(>0.5g/d)或尿细胞管型;⑦癫痫发作或精神病;⑧胸膜炎或心包炎;⑨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4000/mm3)或淋巴细胞减少(<1500/mm3)或血小板减少(<100000/mm3);⑩抗ds-DNA抗体或抗Sm抗体或LE细胞或梅毒血清反应假阳性。

  符合以上四项或四项以上始能确诊,该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可达96%,倘结合皮肤狼疮带试验和活组织检查,更可高诊断率。

  上海风湿病学会(1987)提出的诊断标准有:⑾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⑿光敏感;⒀口鼻腔粘膜溃疡;⒁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⒂胸膜炎或心包炎;⑹癫痫功精神症状;⒄蛋白尿或管型尿或血尿;⑻血小板<10×109/L(10万/mm3)或白细胞<4×109/L(4000/mm3)或溶血性贫血;⑼抗核抗体阳性;⑽抗dsDNA抗体阳性或LE细胞阳性;⑾抗Sm抗体阳性;⑿C3降低;⒀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病损部位)或肾活检阳性。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SLE。本标准的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6.7%,特别对早期病例,敏感性较ARA的为高。

  【病理改变】

  LE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结缔组织的粘液样水肿,纤维蛋白样变性和坏死性血管炎。粘液样水肿见于 疾病 早期,发生在基;纤维蛋白样变性是自身免疫球蛋白、补体和DNA等抗原以及纤维蛋白混合构成嗜酸性无结构物质,沉积于结缔组织而成,象结缔组织变性;中、小血管壁的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甚至坏死,血栓形成,出血或局部缺血等病变,构成坏死性血管炎。在内脏器官可见苏木素小体,是由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胞核受相应的自身抗体作用后变性所形成的嗜酸性均匀团块。

  皮肤的组织病理变化为表皮萎缩,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上部有嗜色素细胞增加,胶原纤维水肿,并有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和皮肤附属器周围有成片淋巴细胞,少数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管壁常有血管炎性变化。

  肌肉以横纹肌常遭累及,肌束间和肌束内的结缔组织呈小病灶性纤维蛋白样变性,围管性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浸润,有时可见肌纤维萎缩或透明变性。

  肾脏中肾小球先受累,后出现肾小管病变,主要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或局灶性坏死,内有透明血栓以及苏木素小体,或毛细血管样基底膜呈灶性增厚,严重时弥漫性增厚,形成所谓“铁丝圈”损害,为DNA、抗DNA抗体,补体和纤维蛋白物等沉积。肾小球除毛细血管病变外,细胞数目亦可增多,主要为系膜细胞增生,往往呈灶性。肾小球囊壁上皮细胞可增生形成新月体。晚期病例肾小球纤维组织增多,血管闭塞,甚或与囊壁粘连而纤维化。

  心脏在心包结缔组织发生纤维蛋白样变性伴淋巴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浸润,心肌炎变化与横纹肌相似。心内膜炎为心内膜的结缔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纤维形成,如此反复发生,形成疣状心内膜炎,累及瓣膜结缔与乳头肌等粘连可影响瓣膜功能,以二尖瓣的损害率最高,曾称Libman-Sacks综合征。

  肺病变初起为血管炎和血管周围炎,以后波及间质和实质,为间质组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的纤维蛋白样变性、坏死和透明性变,伴有淋厂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神经系统可见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增殖和淋巴细胞等浸润,有广泛的微血栓和局限性软化灶等。近发现脉络膜丛上有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免疫复合物,脑脊液中可发现DNA和抗DNA复合物。

  脾有包膜纤维增厚,滤泡增生,红髓中浆细胞增多,中心动脉出现特殊纤维化,周围出现又厚双密的同心状胶原纤维硬化环,称为“洋葱脾”。

(实习编辑:戴月娟)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狼疮患者如何四季调起居?
    夏季天气炎热,阳光强烈,直射地面,红斑狼疮患者不能受阳光照射,此时应避开阳光,如必须室外活动,则应备好遮阳物品,如防紫外线伞及遮阳帽,穿长袖衫、长裙等。暑夏天气闷热,不得贪凉饮冷,引起内环境紊乱,
    100132次观看数 2012-08-12 09:48:01
  • 狼疮肾炎,保“肾”从食开始
    红斑狼疮的病理基础是全身性血管炎,此时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出现内脏器官的炎症表现或出现雷诺现象,因此要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长期服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骨钙丢失,造成骨质疏松,严重
    100202次观看数 2012-08-15 09:25:53
  • 吸烟女性易患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一般是年轻的女性容易得,特别是15岁~40岁的生育期的妇女,我国大约是10万人中有30~50人发病,男和女的比率是1∶9。 红斑狼疮好发于面部,常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萎缩、瘢痕、色素改变
    100534次观看数 2012-08-18 09:11:30
  • 怎样早期发现红斑狼疮
    一提起红斑狼疮,许多人立即面容改色,恐惧万分。实际上红斑狼疮并不像一般人所以为的那样严重,患者不仅能继续参加工作,而且还可以结婚并生儿育女,问题是要对其早期发现。
    101882次观看数 2012-09-13 10:37:31
  • 系统性红斑狼疮需要做哪些实验室检查?
    1、抗核抗体谱:滴度>1:20有临床意义。其中抗ds-DNA抗体是SLE特异性抗体,与疾病活动性及预后有关;抗Sm抗体和抗Rib抗体是标记性抗体,不代表疾病的活动性;抗SSA和抗SSB抗体阳
    102198次观看数 2012-09-19 14:18:37
  • 我国科学家找到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新
    经过12年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复旦大学免疫生物学研究所及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熊思东教授领衔的课题组,带领其学生、项目主要参与者张伟娟博士等首次发现
    146596次观看数 2013-08-29 15:4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