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中医对糜烂性胃炎的认识

胃病 2011-03-11 11:04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细胞浸润,引起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多发于胃窦,有时有少量糜烂及出血,部分患者在胃窦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疣壮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 ...

  于胃小凹和粘膜固有膜的表层,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及固有的膜细胞浸润,引起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多发于胃窦,有时有少量糜烂及出血,部分患者在胃窦有较多的糜烂灶,或伴疣壮凸起,称慢性糜烂性或疣状胃炎。

  萎缩性胃炎,炎症深入粘膜固有膜,导致固有的腺体萎缩,使粘膜层变薄,粘膜皱襞平坦,甚或消失,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

  部分患者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使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由于该内容物有胆汁的返流,而引起胆汁返流性胃炎。

  慢性胃炎多合并胆结石或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认识

  脾胃虚弱为其内在因素,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过度为其诱发因素。

  饮食不节,积滞不化,郁遏气机;忧思恼怒,肝失疏泄,气滞胃腕;过度辛劳则耗耗伤气血,过度安逸则气机不舒。

  脾胃素虚,加之以上诸因素致气机不畅,郁滞胃脘,升降失常是本病的基本病机。

  症状辨证

  慢性胃炎大多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上腹饱胀不适、胃脘隐痛、嘈杂嗳气、厌食恶心等。一般胃体胃炎可见厌食、体重减轻,或伴贫血;胃窦胃炎或伴胆结石,尤其是胆汁返流较多者,可引起急性糜烂而出现明显疼痛、嘈杂、灼热等,严重时可出现小量上消化道出血,如呕血、黑便等。

  慢性胃炎在中医书籍中多属胃痛、痞满、嗳气、嘈杂等范畴。本人经多年探索,归纳出脾胃虚弱、睥虚积滞、胃气上逆、肝胃不和等证型,可合并肝胆火胜、肠腑湿热等。

  (实习编辑:陈占利)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吃土豆养胃治胃病的小窍门
    配方:鲜马铃薯1000克,蜂蜜适量。 制法:将鲜马铃薯洗净,用搅肉机捣烂,用洁净纱布包之挤汁;放入锅内先以大火煮沸,再以文火煎熬;当浓缩至黏稠状时,加入一倍量的蜂蜜一同搅拌,再以文火煎至成膏
    100310次观看数 2012-08-16 09:13:11
  • 冲杯红茶提神消疲又养胃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而红茶营养丰富,不仅可以提神消疲、生津清热,还有不错
    100417次观看数 2012-08-17 09:28:03
  • 养胃也要对“胃口”
    口中发苦、有异味、口干 常为肝胃郁热型。可多吃“三瓜”——苦瓜、黄瓜、丝瓜等清热泻火通便的食物。同时伴有面部痤疮者,可常食“瘦肉炒三瓜”:将50克猪肉煸炒至半熟。依次将苦瓜、丝瓜、黄瓜各10
    100546次观看数 2012-08-18 10:08:47
  • 5种吃法才不会得胃病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饭后饱胀、暖气、返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胃病的起因主要与饮
    100736次观看数 2012-08-19 15:35:55
  • 胃下垂能进行剧烈运动吗?
    胃位于人的上腹部偏左 ,它的位置相对较固定。生理情况下 ,其位置常因人的体型、体位、胃内容物的充盈情况等而发生一定变化。 正常情况下,维持胃的腹膜及韧带坚强有力,胃的位置变化不致太大,仍在上
    101845次观看数 2012-09-12 15:38:02
  • 腹胀不能随意服用胃药
    引起腹胀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如进食过多或饮食习惯不良吸入大量空气,引起肠胀气而致腹胀;更多见的是病理性原因,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黏膜脱垂、幽门梗阻、肠梗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146000次观看数 2013-08-16 1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