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艾滋病会并发肺结核

艾滋病 2011-03-11 10:21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虫(PC)所引起,原虫寄生在肺泡内,成虫粘附于肺泡上皮,当宿主免疫缺陷时,便引起肺炎。其 ...

  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PCP)是由肺孢子虫(PC)所引起,原虫寄生在肺泡内,成虫粘附于肺泡上皮,当宿主免疫缺陷时,便引起肺炎。其他伴有免疫缺陷的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器官移植或使用抗癌化疗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者,亦可继发PCP。

  病理检查显示肺泡间隔细胞浸润(乳幼儿以浆细胞为主,儿童及成人患者以淋巴细胞为主,亦可见巨噬细胞或嗜酸粒细胞),致使肺泡间隔增厚,肺泡上皮增生,导致肺泡-毛细血管阻滞,肺泡腔扩大,充满泡沫样蜂窝状物质,内含虫体及其崩解物、脱落上皮细胞等。在病灶内孢子虫常与巨细胞病毒、真菌、分支杆菌、弓形体等并存。

  推荐阅读:艾滋病进入人体后是如何伤害人体的呢?[详情:艾滋病进入人体后的“破坏路线”]

  AIDS病人在肺脏受侵前数周或数月,即有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乏力、纳差、消瘦等。PCP起病缓渐,呼吸道症状表现为干咳,呼吸急促,呈进行性加重,有鼻翼搧动、脉速、紫绀等,视网膜可有棉絮状斑点,肺底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部分患者口腔有念珠菌感染和疱疹病毒所引起的肛周溃疡。起病一周后,X线胸片显示双肺间质弥漫性条索状、斑点颗粒状阴影,自肺门向外周扩散,后来融合成结节云雾状。肺尖和肺底较少累及。肺门淋巴结可因合并真菌或隐球菌感染而增大。肺内可有薄壁空洞,伴发气胸或胸腔积液。这些肺部X线征象并无特异性,少数患者肺部X线正常。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增高。嗜酸粒细胞可增多。肺功能检查CO弥散量、潮气量和肺总量下降。血气分析常有低氧血症,PaCO2正常或稍低。若未治疗,多死于呼吸衰竭。

  艾滋病诊断主要靠检出病原体。呼吸道分泌物涂片检出率甚低,可超声雾化导痰检查。纤支镜灌洗液沉淀病原体检出率约60%-80%,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经纤支镜活检标本阳性率可达90%。必要时,经皮肺穿刺或胸肺活检以明确诊断。标本可用Giemsa、快速焦油紫等法染色。血清抗原、抗体检查临床使用价值不大,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组织活检标本、切片或印片以单克隆抗体检测可以提高检出敏感性,但价昂且特异性不够高。利用克隆化的PC的DNA片段作诊断性探针检测,则有较高特异笥和敏感性。已确诊HIV感染或AIDS病人伴有前述临床、X线及实验室资料,可以作出诊断。

  迄今AIDS尚无特效治疗,其肺部感染的治疗与一般机会感染相同,包括支持疗法,如吸氧,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输血等。治疗PCP首选喷他脒(pentamidine)4mg/kg·d,肌注或静滴,疗程2周。注射局部可有硬结或血肿,若用大剂量可引起肾、胰腺损害,荨麻疹等。静滴该药副反应有血压下降、出汗、呼吸急促、心悸、胸闷、眩晕、恶心、呕吐。PCP还可用复方新诺明(SMZ100mg/kg,TMP20mg/kg)分2次静脉滴注。SMZ-TMP副反应有白细胞减少、发热、皮疹和肝毒性。此外,还可用氯林可霉素(首剂0.6g静滴,继以0.3-0.45g,每日4次口服)。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艾滋病病毒 能活多久
    艾滋病病毒只能寄生于人的血液中,离开了人体很容易死亡,它在外界环境中适应性很差。
    143563次观看数 2013-03-31 15:55:55
  • 了解艾滋病 远离艾滋病传染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病例报告数一直以平均每年30%~40%的速度快速增长。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经染病死亡的24万人,总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
    143564次观看数 2013-03-31 15:55:55
  • 世界艾滋病日的来历
    艾滋病已造成超过两千五百万人死亡。即使最近世界许多地区的治疗管道已经改善,2005年仍有310万左右(280万到36
    143565次观看数 2013-03-31 15:55:59
  • 关于男同性恋,要如何预防艾滋病?
    一名网友最近发现他的男性朋友有同性恋倾向,就在3星期前该网友还用过他的毛巾,洗过性器官,但没有发生过任何性行为,该网友十分害怕会传染艾滋病。
    146123次观看数 2013-08-18 13:59:51
  • 爱滋病毒可潜伏至骨髓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巴洛兹.魏尔康基金会(Burroughs Wellcome Foundation)、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等机构赞助的研究,结果已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
    146389次观看数 2013-08-24 15:38:26
  • 细胞给病毒提供藏身之所 艾滋病病毒无法
    8月17日,在《自然》杂志上刊登了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诺奖获得者大卫·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领导的研究团队的一篇文章,他们发现,艾滋病病毒会利用已感染细胞来接近健康细胞,从而实现病毒大批量传播
    146656次观看数 2013-08-30 14:0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