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本站管理员

QQ:7612750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做好自我保健

支气管炎 2011-03-11 09:46 138人浏览 0人回复
摘要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 ...

  慢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它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特点是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有连续两年以上,每年持续3个月以上的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的一种病症。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极为复杂,迄今尚有许多因素还不够明了。近年来认为,有关因素有大气污染、吸烟、感染、遗传因素、营养、气候变化(特别是寒冷空气)、植物性功能失调。老年人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衰退、喉头反射减弱、呼吸道防御功能退化,还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机能衰退,也可使慢性支气管炎发病增加。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症状轻微,多在冬季发作,春暖后缓解;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疾病进展又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因此,慢性支气管炎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此外,小儿由于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容易受到外来因素的侵袭。而小儿脏器原本娇嫩,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根据临床表现,将慢性支气管炎分为单纯、喘息两型。前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咯痰,每次发病持续至少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如肺结核、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等)。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自我保健。

  1. 加强体育、呼吸和耐寒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2.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的食物,忌食油腻及黏滞的食物,忌海腥及酸醋腌过的食物,宜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宜多食甘凉润肺的食物,可清补,但不宜峻补。

  3.保持精神愉快。注意观察病情,缓解期也要定时服药,预防急性发作。

  4.急性发作时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5.不要滥用抗菌药,以防耐药,避免体内菌群失调,病好即止。

  6.中药保健:“雷氏”牌贝羚胶囊清热化痰,慢性支气管炎者不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都可以应用,并可长期服用。贝羚胶囊系由传统古方“猴枣散”改制而成,可清热化痰,有利于改善小儿支气管炎症状,达到止咳平喘的效果,小儿也宜服用。

(实习编辑:付付)

如何区分小儿肺炎和感冒 秋冬多笑笑 肺病少侵扰 测试:你懂小儿感冒吗? 寒冷天 谨防慢性支气管炎 体弱者注意:冬季首防肺炎! 十妙招预防冬季感冒 警惕!吃火锅易诱发哮喘 注意!流感比普通感冒更危险 慢性咽炎背后隐藏的秘密 危险!误将肺炎作感冒
1、网站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转载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官方微信号进行授权。
2、转载时须在文章头部明确注明出处、保留官方微信、作者和原文超链接。如转自河北健康网(www.hbjk.cn)字样。
省内医院
热门科普
  • 小儿感冒久治不愈可诱发气管炎
    感冒,即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和咽部的炎症,但如果未得到控制,炎症向下蔓延则可发展为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所以支气管炎也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
    141311次观看数 2013-03-31 09:18:59
  • 毛细支气管炎症状
    喘憋和肺部哮鸣。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哮鸣消失,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亦口周和口唇发绀。
    141312次观看数 2013-03-31 09:18:59
  • 预防慢支的方法
    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以免诱发慢性支气管炎。
    141313次观看数 2013-03-31 09:18:59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防治不能掉以轻心
    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症,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我国50岁以上者为13%。本病的并发症是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我国90%以上的肺源性心脏病均继发于慢性支气管炎
    141314次观看数 2013-03-31 09:18:59
  • 支气管炎哮喘的症状是怎么样的呢?
    支气管炎哮喘的症状是什么?哪些是支气管炎哮喘的判断方法?支气管炎哮喘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约有半数与遗传有关,多见于有过敏性体质的人。哪些是支气管炎哮喘的症状呢?
    146066次观看数 2013-08-17 16:59:38
  • 慢性支气管炎的饮食须知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对于这种疾病,饮食是关键。下面我们就请相关专家介绍一些慢性支气管炎的饮食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146220次观看数 2013-08-22 14:05:03